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细解二战谜中谜》 作者:马骏【完结】 第一部分 第1节:启示与期望 启示与期望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在2005年9月推出了《名师讲坛》节目。开播一年来,先后有10多位专家学者登坛论"道",论古今事物变化,析天下社会事理,抒一己之睿智识见,启他人之智慧提升。《名师讲坛》在首都电视观众中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收视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应广大电视观众要求,《名师讲坛》系列丛书也将要面世。《名师讲坛》,其名广矣。 《名师讲坛》节目开播仅一年,就收到了如此好的社会反响,在广大电视观众的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给了我们极大的自信,同时引发我们这些策划者更多的思考。 《名师讲坛》节目形象得以确立,给予我们的第一个思考是:公众渴求深层次文化力量的激发和武装,电视节目应当承担向观众传播深层次文化的任务。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而通俗的;既是难以界定的,又是随处可以感受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的。我们生活的社会和时代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作为社会精神财富象征和载体的文化却没有达到与物质财富同步增长的水平,在某些方面还出现了文化失落、精神缺失的现象。快速变化的社会,使人应接不暇,人们在努力追赶。由此产生的感受和冲突在人们内心积淀了较为厚重的精神困惑,凝结了难于自我摆脱的心理定势,人们渴求精神困惑的引导,希冀心理定势的提升,以使自己疲惫的心灵得到抚慰,使缺乏活力的思维受到刺激。然而,追求物质和利润增长的洪流势不可挡,似乎浅层次的文化娱乐成了大众媒体和观众沟通的主要内容。《名师讲坛》节目推出的诸多名家在深层文化层面与观众的沟通,犹如一缕春风、一股清泉,使渴求文化滋润的电视观众获得了满足。《名师讲坛》,其德厚矣。 《名师讲坛》节目形象得以确立,给予我们的第二个思考是:社会需要名师的讲座,名师的讲座也需要走出象牙塔,向社会大众传播,而电视正是名师和大众交流的桥梁。所谓名师是指在某种学术和学科方面有特殊造诣的著名人物,他们在长期的学术追求和人生历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思想和思维,积聚了高深的智慧和方法。在今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苦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的短缺,苦于观念变革的艰难,苦于思维方式的狭隘而难以突破。在今日复杂多变的社会交往中,人们对纷繁社会现象的应对、对复杂现实关系的处理,往往取决于某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对多种思维方式的比较选择。这种把握与思考的能力,是人们独立处世并且可以避免人生失败而获得成功的利器。《名师讲坛》节目中的名师,评古论今,讲文学犹如讲人生谈社会;讲艺术犹如带领你在美的世界中遨游;讲战争举重若轻,犹如谈今日社会之竞争,使人们思考、审视力量与速度的重要。《名师讲坛》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力求从人们的内心深处唤醒、激发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可持续产生的创造性智慧和生活激情。《名师讲坛》,其功大矣。 《名师讲坛》节目形象得以确立,给予我们的第三个思考是:任何节目的成功,其思想主题必须紧扣时代主调,其价值追求,必须满足社会公众的价值标准。早在筹划阶段,《名师讲坛》的策划人员就多次将这个节目的定位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相联系,与以人为本这个时代重大命题相联系展开研讨。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在每位名师的讲座选题中,都渗透着千丝万缕和人的素质提升相关的理念。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名师讲坛》为着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追求一种信仰,在拓展一种文化,在实践一种模式。《名师讲坛》,其道远矣! 愿《名师讲坛》长名不衰。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闫拓时 2006年10月2日 有感"早得道,早得到" 时间过得真快,《名师讲坛》这个栏目转眼已经播出一年多了。做为电视媒体这个行业,有这么一个规律:一个新的栏目,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一个培育期,一般至少在三个月以上,甚至更长,也有人把这个新栏目的培育期称之为"孵化期"。现在《名师讲坛》这个栏目应该说度过了它的"孵化期",迎来了它的成长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图书出版商看中这个栏目讲的内容,要为"名师大作"埋单了。这让我们"孵化"这只小鸡的培育者感到欣慰。用一句俏皮话说:"小鸡破壳问世,随着时间一天天长大了,它美丽的羽毛开始迎来世人的青睐。" 第一部分 第2节:写在前面的话 《名师讲坛》这个栏目,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的结晶。为了开篇这个栏目,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闫拓时校长身临演播室,奉献了这个栏目的第一讲"初入大学"。而他在这一讲中提炼的"早得道,早得到"的精辟说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这个栏目每期节目的终审者,没有哪位学者专家讲的什么话,能给我留下比这六个字更深的印象了。这六字的哲理性、现实性和文学性,都耐人寻味。 闫拓时校长说的"早得道"中的"道",我体会是"道理"的"道"。从某种意义上讲"道理"就是"规律"。凡事都有道理,大事有大道理,小事有小道理,早认识这些道理,早把握这些道理,就能"早得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我记得十九岁那年,我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一名农垦战士。当时,我就酷爱写作,在连队当一名业余通讯员。有一次团里的宣传股长下连队教我们如何写通讯。关于如何写通讯的标题,我记得这个股长说:他们每天收到很多通讯稿,采用谁的、不采用谁的,首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人,就可能被选中。他的这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也受用终生,至今受益匪浅。我以为这就是一种"道"吧!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电视台,在国际部工作了很多年,有幸到过很多国家。我觉得欧洲是很有情调的地方,但是在西班牙参观毕加索博物馆时就很感茫然,而在法国巴黎游览蓬皮杜艺术中心时,更觉得乏味,原因很简单,看不懂啊!因为对欣赏西方绘画一无所知,就别提欣赏印象派绘画了。但在审看《名师讲坛》栏目中清华美院教授杨琪讲的"印象派"艺术一节时,由于他把欣赏绘画、欣赏印象派绘画讲得那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这个终审者,或者说第一观众深深地被吸引进去了,竟不觉得自己是在执行审节目的义务,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想如果我"早得到"如何欣赏印象派绘画的方法,我到毕加索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去看绘画,就肯定是另有一番感觉了。这也应验了闫校长的"早得道,早得到"之说,反之就是"晚得道,晚得到"。 我们《名师讲坛》栏目的主持人,在这个栏目每次播出开始时都要说一句:"打开思想天窗,探究社会真谛。"这句话作为栏目的座右铭,我想我们说的这个"真谛"与闫校长说的那个"道"是异曲同工,讲的是一个意思。我们的《名师讲坛》是开放的天空,可谓"名师大家纵论天下"。我们愿每一个观众能从《名师讲坛》这个知识的大课堂中,从名师大家的高论中,汲取你渴求的营养,丰富你的人生阅历,有益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早得道,早得到",这是《名师讲坛》送给每一个观众,每一个读者的祝愿。 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主任 陈虎 2006年9月25日 写在前面的话 记不起究竟是西方哪一位哲人所说(也可能是西方的一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筵席!话,虽短,却是不争的事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战争发生了14500多次,共夺走了约36.4亿人的生命,等于将当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毁灭一半还多,能说战争不是死亡的筵席吗? 战争如同商品一样,有着价值特点。原始社会末期,物质生活极其低下,一个人的劳动甚至还满足不了他本身的需求,而战争则可以使战胜者获取到比劳动更加多的果实。因此,战争已是氏族部落经常的"一种职业",成为氏族部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对于氏族部落的成员来说,参加战争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的概念,如同吃饭、睡觉、狩猎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的问题一样荒谬。由于战争能给整个氏族部落的生存和繁衍带来生机,因此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战争的社会价值在于它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诞生以后,主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属性,主权的最基本特征是:最高的权威性、绝对的排他性和不可争议的合理性。由于国家代表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求,因此它的利益是以这种需求为前提条件的,即追求利益集团安全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最根本的利益。于是,自奴隶社会以后的各种社会形态的国家,一直把战争作为谋取经济、安全和其他利益的推动器。国家的统治者把战争视为不同利益集团解决相互间利益冲突的最后和最高的手段。于是,这时期,战争的社会价值则是"所有解决纷争手段中最好最快的一种"。德国人认为:"战争是万事之父","战争不仅是一种生物规律,也是一种道德规律,因而是文明不可缺乏的因素"(丁建弘、陆世澄《德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小毛奇说:"人类最可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德]卡尔·李卜克内西《帝国主义和反军国主义》,莱比锡1970年版,第9页)法国人则宣称:"拉丁种族"是优秀的种族,"高卢文化"是优秀的文化,法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准备对付德国的战争",为了建立强大的法兰西,"为了维护和平,只能准备战争"(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意大利人则声称:战争"能够促进经济的扩张与殖民扩张,把意大利文明传播到'全世界'"([苏]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第一部分 第3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1) 而马克思主义则从战争是阶级对阶级的暴力斗争认识出发,承认战争的历史作用,认为战争的价值在于它是"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恩格斯则进一步解释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指出暴力"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恩格斯《反杜林论》)。这表明,把暴力作为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价值观的重要思想。 既然战争有价值,就有人使用它,而且是经常使用。人类为了打赢战争,就要研究战争,总结战争规律,用智慧去打仗。然而,战争还有一个人们不太注意的特点,即它与任何社会现象不同,它不能进行试验性研究。人们不可能在平时通过你死我活的交战,去试验战争的数据。因为,战争是经验科学!而又由于历史认识的特点,所以人们更多地把研究战争的目光投送到战例上来。我在《百家讲坛》讲《孙子兵法》时,曾说:"军人学习兵法,必须结合战例;军人不结合战例学兵法的害处,要比不学兵法都大。"就是从这点意义上说的! 我这本小书说是谜,其实只不过把在正史上大家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拿出来再细细地讲讲而已,目的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生的这几个非常有特点的战例重新研究一下,再介绍给读者。书中的战例都是在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讲过的,我将讲稿整理了一下,交中华书局出版,权作是给爱好军事史的朋友们一个小礼物吧。 马骏 2007年7月于京郊寓所 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 希特勒一个奇怪的命令,使得处在德军包围圈中的30多万英法联军得以突围。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这样一个命令? 敦刻尔克大撤退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在法国北部诺尔省濒临多佛尔海峡,有一座海港城市,名叫敦刻尔克(Dunkirk)。公元4世纪初,这里还是一个坐落在沙滩上的小渔村。7世纪时,有传教士在此建圣埃卢瓦教堂,敦刻尔克名字的来历就是比利时的佛兰芒语"沙滩"(dunk)和"教堂"(kerk)构成,意为沙滩上的教堂。1067年,这里发展成为一个小市镇,正式命名为敦刻尔克。 历史上的敦刻尔克总是遭受战火蹂躏。中世纪时,其曾经6次被围攻劫掠。16-17世纪,随着欧洲战争密度的频繁加剧,这里更是成为英国、西班牙、法国、荷兰冲突的中心,直到1662年,敦刻尔克才正式归属于法国。然而,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所有战争,都没有1940年夏季的敦刻尔克战役更富有戏剧性——这次过去67年的作战行动,给历史留下了难解之谜。暮春开始的"镰刀收割" 1939年9月1日,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掩护着强大的装甲突击集群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波兰实施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闪电战",并迅速占领了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波兰战役将要结束时,希特勒就已经开始考虑在西线发动攻势的问题了。希特勒认为,与英法两国长期的战争会耗尽德国的资源,并使其暴露在苏联的背面打击之下。他的畏惧心理促使他要提早发动进攻,以强迫法国求和。 进攻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作战代号叫"黄色方案"。这个方案计划将德军主要兵力集中于右翼,其主要任务是向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实施突击,并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港口。 这个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进攻西欧的"施里芬计划"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黄色方案"是计划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切断法国与英国的联系,不断骚扰和封锁英国本土,迫使英国求和;而"施里芬计划"则是占领英吉利海峡后,实施大迂回,在巴黎以南折向东方,以围歼法军主力,迅速摧毁法国的武装力量。 希特勒对这个方案并不满意,认为按照老路子作战,难以达成突然性。于是,他要求陆军参谋部制定新的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但是,遭到陆军参谋部的反对。正在这时,发生了"梅克林事件"。 1940年1月10日,德军空降部队司令施图登特派第7空降师参谋赖因贝格从明斯特飞往科隆,途中遇大雾,迷失方向,迫降到了比利时境内的梅克林镇。赖因贝格身上携带着一份"黄色方案"。尽管赖因贝格将方案焚烧了,但是比利时士兵还是将一些碎片抢了出来。希特勒闻知后大为恼火,他一连处分了空降师的几个军官后,认为原来的计划法军已经知道,责令陆军参谋部制定新的进攻法国的方案。 第一部分 第4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2) 这时,德军中也有一个人对原来的方案不满,这就是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埃里希·曼施坦因。这个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在第2预备警卫团任副官,他曾经亲身感受过"施里芬计划"的痛苦,在那次标志着这一计划失败的马恩河作战中,他受了重伤,差一点没了命。所以,他提出了新的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 根据他的计划:西线作战的目标应该寻求陆上决战,但是对西线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中路。 集中优势兵力于阿登山区,通过装甲摩托化部队的优势,直插索姆河,割裂联军的战略部署,并在北路德军的协同下,合围英法联军的精锐部队。 新计划与老计划相比,特点第一是奇,阿登山区是敌人想不到的地方,能在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发起进攻,容易取胜。正如孙子所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第二是狠。曼施坦因计划实施的前提是用装甲摩托化部队突破阿登山区,这就不仅大出敌人的预料,而且还能达到迅速制敌的目的。 曼施坦因提出的计划遭到陆军部的反对,甚至将其调离岗位,任第38军军长。不过,没想到曼施坦因因祸得福。按照德军规定,新任军长必须要接受元首希特勒的训话与勉励才能赴任履职。因此,曼施坦因利用希特勒接见的机会,将自己的计划提交了出来。 希特勒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新计划,责令陆军部必须根据这个计划蓝本制定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最后,陆军在希特勒的压力下,只得以曼施坦因这个计划为基础,重新制定了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并把这一新的计划命名为"镰刀收割"。 1940年5月10日,德军中路主攻部队以1700辆坦克作为尖刀,偷偷越过天险阿登山区,迅速突破法国人引以为荣的马奇诺防线,将战火迅速燃烧到了法国境内。 德军先头部队第19装甲集团军由纳粹德国装甲兵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装甲兵之父"的海因茨·古德里安上将指挥。这位精于"闪电战"的统帅,要求他的部队心中只记住一个目标:突破,突破,再突破,直到用完最后一滴汽油! 5月14日德军占领法国色当之后,竟然以10天的行程突破数百公里,直扑英吉利海峡。短短十几天时间,英法联军几十万人就被困在法国以北的海港小城敦刻尔克附近的海岸边,在仅仅60平方公里的海滩上,英法联军三面被德军围困,背后是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看起来已经是插翅难飞。 当希特勒听说法国北部的联军都涌入敦刻尔克这个海滨城市后,高兴地欣喜若狂,他声称:"现在,胜利与和平都掌握在我的手中。"在他看来,除非创造奇迹,否则敦刻尔克的几十万联军将全部进入德国的战俘营。 这真是一个全面歼灭英法联军的绝好机会,德军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如果敦刻尔克包围圈里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聚而歼之,将给以后的盟军反攻造成巨大的困难,至少减少了盟军的有生力量。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英法联军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出30多万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有历史学家说,西欧作战开始后,英法联军节节败退,不堪一击,如果不是希特勒想放他们一条生路,英法联军做梦也别想跑出包围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 英法联军为什么不堪一击 法国与英国在这样短的时间,为什么败得如此惨?是他们的兵力不足吗?并不是!在西欧作战中,在法国的英法联军和德国军力之比是这样的:英法联军147个师,3700辆坦克,3800架作战飞机,14500门火炮;德军有141个师,2445辆坦克,3100架飞机,还有7558门火炮。从陆军作战师来讲,英法联军有优势,但并不大。然而,如果加进了进攻与防御的兵力比,法军的优势就大了,不是多6个师的问题了。因为按照作战理论,如果是进攻一方的话,必须兵力要大于防御方三倍,就是3∶1的比例,你是防御,我进攻,你一个人要顶我三个人,这样一算,那英法联军的优势就更大了,理论上可以顶德军几百个师。 第一部分 第5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3) 不过,分析一下法国与英国两个国家具体的情况,似乎就找到兵力并不占劣势的英法联军为什么战争初期败得一塌糊涂的原因了。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损失惨重,国民经济一路下滑,政府和老百姓不愿意再打仗,他们希望容忍一点,退让一点来换取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都伤亡惨重,一片萧条。战争的阴影还残留在人们心中,在短暂的和平时期,人们不自觉地去淡忘与回避战争。英国和其他战胜国一样坚决要裁减军备,因为他们以为再也不会有敌人出现了,发展经济才是当前的第一要事。当时流行于英国的一首诗可能最能反映民众要求享受和平与快乐生活的愿望: 人民必须有强壮的体魄, 必须自给自足以维持家庭所需, 亦要住在舒适的房子, 他们必须学习欣赏大自然的美术作品, 并从书本里吸取更多知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宁静而快乐的生活,似乎使英国人忘记了结束才不久的战争,只有少数人还充满着忧虑。 而绥靖政策就是这一思潮在外交上的反映。"绥靖政策"的英文为:AppeasementPolicy,最初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政治家和作家的嘴里。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这个词的第一个含义是:讲和、调解等等;最后一个含义是: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英国首相艾登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他当初使用这个词,就是用《牛津英语词典》的第一个含义。直到后来,当张伯伦奉行的对德外交政策的后果越来越清楚时,人们才确定地用Policybysatisfyingdemand,即"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这一含义理解这一字眼。 绥靖政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当时,战争对社会与生命财产的破坏非常严重,同时西方大国担心战争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是革命,于是在与德国外交中,推出了"绥靖政策",即对德国扩张要求给予忍让与满足,以换取和平,避免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推行最积极的是英国和法国。 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3月放任希特勒重整军备; 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容忍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政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7月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听之任之; …… 在1938年3月,希特勒兼并奥地利的时候,张伯伦甚至还向国会指出他坚决不会因此事而改变对德国的绥靖政策。 他们以为,忍让一些,退让一些,就可以让希特勒满意一些,推迟战争,但是这样的行为显然满足不了法西斯国家的巨大胃口,德国并不会真的停止扩张。在绥靖政策之下,希特勒的扩张更加肆无忌惮。 如果说英国的软弱是由于绥靖政策引起的,那么作为德国宿敌的法国为什么也在德国的战车下如此不堪一击呢?其中两个原因非常重要:一个是法国人过于迷信,过于幻想。所谓过于迷信,是说他们太迷信那条马奇诺防线了。马奇诺防线是法国为防备德国进攻而建筑的一条防御体系,位于法国边境从瑞士到比利时之间的东部国境上,1929年开始修建,以当时主持修建这条防线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马奇诺防线长达750公里,1940年完工,用时11年,花了2000亿法郎。里面有5600个防御工事,防线内堡垒林立,地下筑有坚固工程,还修建有地下铁道、隧道公路以及各种生活设施。法国上下一致认为,有了马奇诺防线,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当时法国总理勃伯鲁姆说:"这个工事虽然不是进攻的,但是防御是绝对没问题的。"法军统帅甘末林也说:"马奇诺防线是法国的英吉利海峡。" 第一部分 第6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4) 法军指挥机构将大批部队配置在这条漫长的防线上,其直接后果是法军可供机动作战的部队很少,但法国人却对这种布局很满意,他们认为,北有比利时境内丛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南有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背后驻防着几十万英法联军,德国人根本没有办法打进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军事思想落后。军事思想是有关人们对军事问题、战争问题的理性认识。通俗一点,军事思想是一切军事问题的"母"。这个东西落后了,其他的军事问题、战争问题会受很大的影响。 当然,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先进的军队未必取胜,会写兵法的民族,打不过不会写兵法的民族的例子非常多。匈奴人没有文字,也谈不上会写兵法,但在与汉朝265年的战争中总是占上风;宋朝最重视军事教育,有了中国第一部皇家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然而却亡于不会写兵法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 军事思想是抽象的关于战争的原则,其特点就是不能一下子就指导具体的作战。因为,军事思想这东西,你学,人家也学,它又没有什么专利保护。所以,一般来说,要想打胜仗,光有军事思想是没有用的,关键得看战争实力和潜力(国家有没有打仗的银子)、军队的强弱(军队是不是打得赢)、武器装备(有没有克敌制胜的武器,光有烧火棍不行)、民心士气(老百姓会不会支持国家打仗)、机制(有没有把各方面的力量凝在一起的制度)等等。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中间"环节做好了,兵法这东西才会真正有用! 法国败亡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从综合国力上,法国与德国并不差许多,可以说半斤对八两。于是,就在这"半斤对八两"条件下,凸显出法国军事思想落后的致命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人汲取的胜利的经验是什么呢?那就是:防御是比进攻更有利的作战样式。不然马奇诺防线怎么出来了?所以法国也就忽视了进攻性战法。包括进攻性武器装备的研制。当时有了坦克,有了坦克兵,但令人讽刺的是,坦克兵、装甲作战理论最早是英国人、法国人的发明,戴高乐、富勒都提出过机械化作战问题,可是都没有引起英法高层的重视,依然只是把坦克作为辅助的兵器,而这个时候德国人重视了。 西欧作战打响后,法军与英军几乎是一溃千里。几十万德军以每天进攻30-40公里的速度向法国纵深推进,直扑布列塔尼半岛,扑向了英吉利海峡。此时,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包围在了敦刻尔克,除非出现奇迹,只要德军再紧缩一下兵力,敦刻尔克包围圈内的联军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然而,幸运女神真的在此时眷顾了一下曾经不堪一击的英法联军——不可思议的奇迹真的就发生了。 元首发来的一个奇怪的命令 1940年5月23日,德军古德里安上将的第19装甲军到达格拉夫林,这里离敦刻尔克还有16公里,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两支劲旅只需再加把劲,就可以直取敦刻尔克,而后继的几十个步兵师也正源源不断地跟进。面对联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古德里安上将加紧了向敦刻尔克海港的进攻,决心率领他的装甲部队再打一个围歼战,将英法军队的数十万人马彻底消灭在滨海地区。5月24日,古德里安上将集结好进攻用的坦克群,准备突入敦刻尔克港,给英法联军最后一击以结束这场战役,但是,中午12时37分,他突然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只准许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部队继续前进。 当时,古德里安正在吃午饭。他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大吃一惊,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现在最希望得到这个命令的是英国人,而不是我们德国人!他马上询问总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可是,他得到的回答是:"元首的命令不可更改。"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极其沮丧地在日记中写道:"左翼,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前面没有敌人,但在元首直接命令下,将就地停止前进。" 第一部分 第7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5) 5月25日上午,德军陆军总司令海恩里希·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元帅再次试图说服希特勒改变他的决定,命令德军继续收缩对敦刻尔克的包围圈。然而,希特勒回答:"我已将西线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A集团军群,而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也不同意这样做,坚持将装甲部队随时投入下一阶段的南方作战。" 直到48小时之后,希特勒才下达了重新恢复前进的命令。而这48小时对敦刻尔克包围圈内的联军来讲,简直是开了一条生路。 48小时的时间,让几十万英法联军有了绝好的逃生机会,联军在敦刻尔克加强了防御力量,布置了3个步兵师和大量的大炮,挡住了德军的进攻。英国指定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担任"发电机计划"的总指挥,另外组成了一个16人的参谋班子,统筹指挥敦刻尔克的撤退。而这时,英法联军的惟一生路就是敦刻尔克40公里长的海岸线,从5月10日以来,两个星期里海岸线一直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船坞、码头全部被炸成废墟,惟一还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就是这1200米的东堤,成为了几十万联军的生命线。5月26日18时57分,拉姆齐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从而拉开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序幕。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3条航线,但由于德军的炮火封锁,惟一能够使用的只有Y航线,全程近76海里,需要6小时到达英国。Y航线航程是原计划的2倍多,要想撤出同样多的人,就得需要2倍以上的船只。兵多船少,成为大撤退行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焦急的英国人顾不上保守秘密,在无线电广播里大声向全国呼吁,号召所有拥有船只的人都来加入撤运联军的舰队。数以千计的民众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船只闻讯赶来——一支奇形怪状的舰队很快在英国东南部港口汇集起来。舰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则是自发前去运送部队的民众,他们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过任何命令。在这支"无敌舰队"中有:银行家、医生、出租汽车司机、码头工人、工程师、渔民、游艇驾驶员……许多人穿着破旧的衣衫,脚蹬破口的鞋子,浑身让风雨和海水弄得湿淋淋的,饥肠辘辘地坚守在彻骨的海风中。暗夜中,他们"边靠猜测边靠上帝"地航行着。 此时,在敦刻尔克海滩,撤退同时进行。成千上万的士兵排成一行行,50人编为一组,他们站在沙滩上,站在没踝、没膝、齐胸的海水里,等候救援船只。 大撤退开始的当天,正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大撤退祈祷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感动地说:"我坐在唱诗班的位置上,能感觉到民众有害怕的心情,不是怕死,不是怕伤,或者怕物资损失,而是怕英国被战败和最后灭亡。" 大撤退的航线尽管处于德国空军的空中威胁下,但是却没有德军炮火的封锁,相对比较安全。敦刻尔克撤退后海滩上到处留下联军士兵的尸体和破损的装备 在英国和法国民众的支持下,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的速度越来越快: 5月28日,撤走了17804人; 29日,撤走了47310人; 30日,撤走了53823人; 5月31日与6月1日,两天撤走了132000人。 至6月4日14时23分大撤退结束,联军共从敦刻尔克撤走了338226名官兵,为以后取得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巨大的有生力量。英法民众和联军共同创造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也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就这样,希特勒的一个奇怪的命令,让英国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 希特勒为什么违反军事常识,在最为关键的时刻,下达这样一个停止前进的命令呢?他没有对自己的命令做过多的解释。于是,战后人们一直在猜想答案,或许这就是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吧。 可能有三种因素促使希特勒下达了这个命令。 第一个是军事上的因素。西线作战开始后,德军进攻速度快到不仅打乱了英法联军作战指挥的时间表,而且打乱了德国人自己的作战指挥的时间表。德国人自己都没有想到进攻这么快,得手这么容易!A集团军群7个装甲师像一把钢刀一样,一下就推向了布列塔尼半岛,直扑英吉利海峡,将法国境内的英法联军割裂开来。这样一来,希特勒与A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特别担心部队大纵深推进后,后勤补给却没有跟上,部队的两翼可能遭到法国境内的英法联军的南北夹击。而一旦遭到夹击,德军将腹背而受敌。 第一部分 第8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6) 战争期间,希特勒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7点钟要听听轻音乐。可是,当他听到龙德施泰特汇报后,立即中断音乐。他意识到龙德施泰特的担心的严重性。 龙德施泰特是德国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全名是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他出身于世代的军人家庭,他的家族生生世世当军人,已有800年历史。龙德施泰特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他深受德国作战思想的影响,先计算后冒险,三思而后行,作战非常稳重、沉着。希特勒对于龙德施泰特非常尊重,在德军26个元帅中,龙德施泰特是惟一敢不摘手套与希特勒握手的人。所以,希特勒很快与龙德施泰特交换了意见,最后下命令让古德里安的部队停止前进。 第二个因素出自戈林。赫尔曼·戈林在纳粹德军中是仅次于希特勒的一个人物。希特勒1941年6月29号曾经颁布一个指示:"如果我不在的时候,由戈林承担起我对国家的责任。" 戈林出生于1893年1月12日。他自幼喜欢军事,幻想着胸前挂满军功章。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戈林 1915年,他从步兵部队调入刚刚成立的德国飞行部队,成为了德国第一代飞行员。他的飞行技术非常好,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击落了22架敌机,成为德军王牌飞行员。如果后来没遇上希特勒并参加了纳粹党,戈林肯定会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家。 戈林还是一名艺术造诣很深的人。更为让人惊叹的是,他是在从军校毕业后休假的短短几天里,就学会了如何鉴赏艺术品。1911年4月1日,他到意大利米兰观光旅游,第一次看到了达·芬奇的原作《最后的晚餐》,顿时被深深地吸引。以后的几天,他一直在这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欣赏着众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当其离开米兰时,他已经能够鉴别出真品或赝品了。如果不是后来遇上希特勒并参加了纳粹党,戈林非常有可能成为最著名的艺术收藏家之一。 从天文学的角度讲,两颗行星运行得过近,会相互影响,使其各自运行轨道发生部分偏移。有时,人也这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德国不允许拥有空军,所以戈林失业了。他十分痛恨《凡尔赛和约》中断了他的飞行事业。就在他最不得志的时候,他遇上了希特勒。1922年11月的一个星期六,他在慕尼黑参加一个集会时,顿时被正在演讲的希特勒所折服。他自己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代替德国皇帝的人,这就是我们后来的元首。"而希特勒也非常喜欢戈林,很快让戈林担任自己的冲锋队队长。从那开始,戈林就成为希特勒和纳粹运动的忠实信徒。他拿出全部能力为希特勒和纳粹运动制造罪恶。 西线战役时,戈林担任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这时,他提出要求,由他率领下的德国空军解决敦刻尔克包围圈的英法联军。而希特勒也愿意让戈林露一手以巩固他在纳粹党的副领袖的地位,于是,命令陆军停止前进,而指令戈林的空军,向包围圈内的英法联军实施强大的航空火力突袭。对此,古德里安十分恼火地说:"我想促使希特勒作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为了戈林的虚荣心。" 戈林的空军部队整天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空盘旋俯冲,大批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不断地骚扰,但是,英国皇家空军把凡是可以动用的战斗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上空,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一天出击4次,这使得戈林的空军不敢毫无顾忌地轰炸正在渡海的舰只。但是,德国空军也没有发挥全部的力量,一些德国将领说希特勒如同制止地面部队一样制止了德国空军。所以希特勒除了军事目的之外一定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他发出停止前进的命令。 第三个因素来自政治方面。希特勒一直想诱降英国。在纳粹的种族理论里面,英国人是高等人种,不是希特勒征服消灭的对象。希特勒曾强烈批评威廉二世,说如果不推行"世界政策",不和英国为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失败。在希特勒看来,英国最好就呆在海岛上,别管欧洲大陆上的事儿。他直言不讳地说:"英国人应该把黑暗与欧洲留给我。" 第一部分 第9节:敦刻尔克大撤退--败而不败的奇迹(7) 当然,他也考虑到登陆英伦三岛确实很困难。希特勒制订了一个代号为"海狮"的登陆英伦三岛的作战计划。然而,他对部下曾说:"英吉利海峡毕竟不是一条河!"既然登陆困难,莫不如放英国人一马,让英国人在"体面"的情况下,同自己恢复和平。于是,他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被他骂为只知抽雪茄的乡巴佬丘吉尔,根本不买这个账。大英帝国继续坚持与纳粹帝国战斗到底。不管希特勒出于什么因素考虑下达的那个命令,对于英法联军来说,奇迹是发生了。这次大撤退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次败而不败的会战。历史学家认为:"敦刻尔克英勇而成功的大撤退,犹如在希特勒圣墙上楔进了第一个钉子。"一个67岁的英国老太太站在岸边欢迎英国军人说:"我的孩子们,你们安全地回来了。你们回来了,希望就回来了。感谢主,你们还会回去的。" 然而,对希特勒来讲,这却是一次胜而不胜的会战。希特勒的一个命令让33万8千多人在绝境中撤回了英伦三岛,进而为后来的盟军大反攻准备了有生力量。 【人物简介】 1?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WilhelmGuderian,古德里安1888-1954),出身于德国军人家庭,1901年,与弟弟一起进入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学习,毕业后到柏林军事学院,开始正式的军事生涯。1903年,转入高级候补军官学校。通过4年的学习,为后来其军旅生涯做好了良好的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骑兵部队担任无线电台台长、助理通讯官,参加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战争后期,担任预备役师参谋长、步兵营营长、驻意大利德军行政科科长、总参谋部参谋等职。1922年,他被调到陆军运输处,开始确立自己的机械化作战思想。 他认为军事界至少出现的4种机械化作战理论——纯坦克论、步兵坦克论、骑兵坦克论和快速武装联合论,只有快速武装联合论最进步。于是,他大胆地将这一理论与德国传统的作战思想加以结合,提出了以机械化部队为主体,各军兵种密切协同的作战思想,发表了《注意!坦克兵》、《坦克指挥官》等理论著作。他强调指出:坦克是现代进攻作战中最好的陆上攻击兵器,只要地形适合集中兵力,坦克就能突破敌人防御体系;运动战是坦克战的关键,奇袭是坦克战胜利的手段。因此,为了获取最大的决战机会,所需的不是集中的步兵,而是集中的坦克。 古德里安的军事思想受到希特勒的赏识。1935-1939年,他被授命组建、训练和指挥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先后任坦克师师长、步兵军军长和快速部队司令等职务。1939年9月,在进攻波兰的作战中,他指挥一个坦克军,首次实践他的作战思想并获得成功。 在西欧作战中,他指挥的机械化部队在A集团军群编成内突破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方向进攻,将英法几十万联军包围在海滨小镇敦刻尔克。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任装甲集群司令,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编成内向莫斯科方向实施大穿插进攻,合围苏军大量兵力,一度抵达莫斯科郊外。旋而在莫斯科城下被苏军击败后撤退,因此被希特勒解除职务,编入预备役。1943年3月,他重任装甲军总监,负责优先生产装甲车辆,并指导车辆的使用。他简化坦克生产工序,加快了生产的进度。1944年7月20日发生谋杀希特勒的事件以后,他任陆军代理总参谋长。1945年3月,因在苏德战场失败再被革职,退入预备役。后为美军俘虏,旋即获释。 2?龙德施泰特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KareRudoefGerdvonRundstedt,1875-1953),出身于德国一个具有800年历史之龙德施泰特久的军人贵族世家。幼年就读于军官候补学校,1892年毕业后在步兵第83团服役,一年后被授予少尉军衔。1900年,任副官,晋升中尉军衔。1903年,考入柏林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到德军总参谋部任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任参谋、连长、军参谋长等职。 第二部分 第10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步兵第3师参谋长、步兵第86团团长、第2集团军参谋长、骑兵第2师师长、第3师师长、柏林军区司令、第1集团军司令等职。 龙德施泰特具有指挥天赋与艺术,记忆力极好,并且很少参与政治活动,故而在军事传统很深的德军中,威信很高。为此,曾一度与纳粹党发生分歧,被希特勒晋升上将后退役。 1939年夏天,依照兵役法,他重新服役,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直接指挥了进攻波兰的战役。1940年5月,担任A集团军群司令,率部实施进攻西欧的主要突击任务。但在敦刻尔克作战中,他有些迟疑,建议希特勒停止前进,结果让英法联军成功地从海路撤走。 1940年7月,他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军衔,并授命准备实施登陆英国的作战行动。1941年3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同年6月率该集团军群攻入苏联南部地区。在基辅会战中,歼灭苏军近100万兵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罗斯托夫会战中失利后被撤职。 1942年3月,他重新被起用,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负责德军西线防御作战。但他反对希特勒构筑的"大西洋墙"的计划,认为这种工事几乎没有一点用处。战争实践证明,他的担忧是正确的。 1944年7月发生谋杀希特勒的事件后,他一度调任审判反希特勒军官成员的法庭庭长。1944年9月,重新复任西线德军总司令,组织并指挥了阿登反扑作战。1945年3月,希特勒命他永远退役。战后,他一度被英国囚禁,但在1949年被无罪释放。 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 日本为何要主动出击,挑起与美国的战争?珍珠港事件是否是罗斯福为了获得民众支持参战而采取的"苦肉计"。 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号称"太平洋十字路口"的地方,由132个火山岛组成,东距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857公里,西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8516公里。它就是美国最年轻的一个州——夏威夷。早在4世纪时,夏威夷就有了第一批居民,波利尼西亚人乘独木舟来到这里定居。1527年,西班牙冒险家来到这里,就以波利尼西亚神的住地Owhyhee命名该岛,即夏威夷,也就是老家的意思。1898年,该群岛归属美国后,改称为Hawaii。该群岛有八大岛,其中之一名叫瓦胡岛,岛上有一海港,因盛产珍珠而得名珍珠港(PearlHarbour)。自古以来,夏威夷群岛除大洋上的风暴外,很少有战祸波及。然而,1941年12月7日,一场由天而降的灾难使得这里成为人类永久的记忆。而在这记忆深处还有一些或明或暗的不解之谜。 日本"北进""南进"战略的选择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了一条扩张道路。明治天皇维新诏书就声称:"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日本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清政府、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世界陆上强国俄国后,奠定了在东亚的霸主地位。日本又以此为起点,要称雄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1927年,日本完成了大陆政策,认为"欲征服中国,必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征服中国"。这一政策表明,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已把中国作为其整个扩张战略的重要步骤。在这个战略指导下,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入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对中国战争初期的胜利,使得日本认为,由它主导的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用日本人自己的话来说:"我们不再只是简单消极地应对世界局势的变化,而是要自己主动地指导世界的变化,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世界新秩序。" 日本人说的这个新秩序,是针对英美等国在中国建立的旧秩序而言的。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都有自己的利益。日本扩大对中国的战争,势必造成与其他西方大国的利益冲突。同时,中国北部还有一个苏联。 这样,日本就面临了一个战略选择! 第二部分 第11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2) 当时,日本有两个战略选择。一个是北进战略,即将苏联作为主要假想敌,向北进攻西伯利亚;一个是南进战略,即以美国、英国为主要假想敌,向南进攻南洋群岛。陆军是南进战略派,主张巩固和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向南进攻南洋群岛,与美英开战;而海军是北进战略派,主张以中国为根据地,向北进攻西伯利亚,与苏联开战。 究竟采取哪一种战略,关系到使用日本军事力量的重点放在什么方向的问题。日本两派争得非常厉害。1936年8月7日,日本最高决策层决定采取"南北并进"战略。根据这个方案,陆军军备以实施北进战略为目标,准备同苏联作战;海军军备以实施南进战略为目标,准备同美国作战。 这个战略是个折衷方案。尽管是南北并进,但是,北进战略仍然强势。日本并没有动摇北进的企图。 当时,日本陆海军还是在争。然而,到了1940年,日本却最终选择了南进战略。促使日本放弃北进战略而选定南进战略的原因有这样几个: 一个是德国因素。德国与日本是同盟国家,然而,这个同盟只是政治同盟关系,双方没有签定军事同盟条约。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日本陆海军对此认识严重分歧,海军担心与德国签订条约后会导致日本卷入欧洲的战争,为德国火中取栗。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与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是反对与德国结盟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陆军则主张与德国结盟。国内争得厉害,定不下来,但是负责谈判的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和驻意大利大使白鸟敏夫,却是坚决签订条约派。他俩敢明目张胆,在没有得到国内指示的情况下,超越权限独断专行,竟然答应了德国与意大利的要求。这个事件成为外交史上的奇闻。 然而,对于日本最意料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日本与德国签约是为了针对苏联,以尽快结束在中国的战争。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与苏联签约的事一直瞒着日本。因而当消息传来,便在东京炸了庙。日本人就像打开信箱却猛地碰上一群黄蜂出来一样,被螫得直叫。没有办法,日本只得放弃对苏联的进攻企图,转向南进。 二是苏联因素。1939年8月,日本在诺门坎挑起了与苏联的战争事端(苏联把这个事件称之为"哈拉欣河事件")。诺门坎位于中国内蒙古与蒙古交界地区,隔哈拉欣河与蒙古相望。1939年8月12日,日本关东军第23师师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向驻守在这一带的苏军第57特别军发起攻击。后来,日本关东军第6集团军也投入了作战。 斯大林接到报告后,敏锐地觉察到日本的意图是在试探苏军的实力,为其日后进攻苏联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坚决粉碎日军的进攻,否则后患无穷。于是,他决定派朱可夫指挥苏军与日军作战。斯大林给予朱可夫只有一句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击溃入侵的日军,但行动不超过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 8月20日5时45分,朱可夫指挥苏蒙联军向正面日军发起强大的反攻。150架轰炸机、几百门火炮向日军前沿阵地、纵深内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域,实施猛烈的轰炸和炮击。睡梦中的日军非死即伤,侥幸活命者也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个名叫小谷的日军上士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炮弹遮天盖地般地落在我们的前前后后,真可怕!观察哨想尽一切办法找寻敌人的炮兵阵地,但都失败了。因为敌人的轰炸机在轰炸,歼击机在扫射。敌人全线获胜! 当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达到目的后,朱可夫下令全线实施进攻。日军狼狈溃逃。 在朱可夫卓越的指挥下,日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了61000人,损失了660架飞机,最后,被迫向苏联求和。9月16日,苏联与日本根据达成的停战协定,结束了诺门坎战役。 日军在诺门坎战役遭到失败后,这才感到自己不是苏联的对手,进攻苏联无异于以卵击石,得不偿失,转而与苏联缓和关系。1941年初,日本派外交大臣松冈洋佑到莫斯科访问。松冈到莫斯科不到一周,就同苏联政府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斯大林出席了庆祝条约签订的宴会,并喝了许多酒,有点醉意,高呼"天皇陛下万岁"!本来宴会结束后,日本代表就坐火车回国。可是由于宴会喝酒时间太长,火车都推迟了一个小时发车。日本通过《日苏中立条约》稳住了北部的苏联,进而加快了南进的步伐。 第二部分 第12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3) 三是欧洲战场因素。希特勒在欧洲战争初期的胜利,使得法国、荷兰、英国纷纷惨败,这几个国家在东方的殖民地成为了孤儿。在日本人眼里,此时不进兵南洋,夺取那里的石油等重要的战略资源,还更待何时?日本人说:"一定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纷纷主张立即对南洋开战。 在这种战略态势下,日本最终确定了"南进战略"。珍珠港事件就是南进战略的具体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军在欧洲战场的胜利,使日本决定尽快占领法国、荷兰、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佑发表"皇道外交宣言",其中称"要根据我们皇道之伟大精神,首先建立以日、满、华三国为一环的'大东亚共荣圈'"。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 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由"东亚共荣圈"和"南方共荣圈"两个部分构成。东亚共荣圈主要由"日、满、华"组成,"南方共荣圈"主要是指原来属于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南方共荣圈"在大东亚共荣圈中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在安全上起保卫核心圈的作用;二是取代欧美列强的宗主国地位,形成一"南方经济圈",以满足战争经济自给自足的需求。 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于是日美矛盾尖锐起来。 有人认为,自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在亚洲的崛起与扩张,美国对日本一直推行远东的慕尼黑政策,即企图牺牲他国利益,纵容日本扩张,而维护美国在亚太的根本权益。究竟美国有没有所谓的"慕尼黑政策"呢? 其实,"远东慕尼黑"的看法,并不太符合历史事实。如果美国对日本推行这个政策,为什么美国一直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假想敌?美军战前曾制定过5个代号"彩虹"的作战计划,其中"彩虹-2"、"彩虹-3"和"彩虹-5"号作战计划,都是对日作战决策。从军事角度讲,如果一个国家的主要假想敌始终针对一个国家,那么它会同这个"假想敌"狼狈为奸吗? 可是,既然美国以日本为假想敌,但面对日本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范围的扩张,为什么一直对日本不主动进攻呢?简单地说:一是美国传统外交政策制约它的战争决策;二是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也不允许政府参战;三是战争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国家要采取战争政策必须考虑到战争成本与利益的平衡问题。 正因为如此,美国一直对日本警惕,但并不采取使矛盾升级为战争的政策。而"远东慕尼黑"一说,不过是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当然,美国这种"不使战争升级"的政策,也是有限度的,这就是不能影响到它的根本利益。而日本对东南亚的占领,则被美国认为,自己的根本利益受到损害,于是立即给予强烈反应。 7月28日,日军占领了越南。这个行动大大激怒了美国人。美国国务卿赫尔要求总统罗斯福对日本实行更加强硬的禁运。在日本占领越南的前两天,美国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8月1日,又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美国一领头,英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东条英机在战时大本营讲话,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 埃及等国家也对日本实施了制裁措施。这对于日本打击太大了。日本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绝大多数战略物资需要进口。美国带头禁运,等于掐住了日本的脖子,美国报纸说:"这一招是除了开战以外的最严厉的打击。" 面对美国的制裁,日本高层极为担忧。海军军令部部长永野修身海军大将估计,现在日本的石油储备可用两年的时间,如果打起仗来,只能使用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决定不惜对美一战。 1941年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正式提出:"帝国为确保自存自卫,在不惜对美一战的决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下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如果至10月上旬外交谈判仍不能实现我方要求时,即决心对美开战。" 10月18日,东条英机接替近卫任日本首相。东条这个人担任过驻东北关东军宪兵司令,为人心毒手黑,是个强硬的南进战略坚持者。他组阁后,在南进战略上比近卫内阁走得更远。于是,这就意味着与美国的战争越来越近了。11月5日,御前会议批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将发动战争的时间定为12月初。 第二部分 第13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4) 11月15日,日本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结束对美、英、荷、蒋战争的草案》,规定战争的要领为:"实施闪击战,摧毁美、英、荷在东亚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根据地,确立战略上的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安全,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用尽一切手段,引诱美国海军,适时加以歼灭。" 万里大偷袭——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 两国能否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是根据两国间的矛盾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而定的。如果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其他任何办法也解决不了了,双方也就走到战争的门槛了。这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一样。 然而,至于在哪里、用什么理由、用什么方式开战,则是导火索的问题。用目前社会流行的语言说,也就是"讲究不讲究"的问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肯定要爆发,但萨拉热窝事件不过是偶然性的导火索。至于是宣战后再战,还是不宣而战,那就是讲究不讲究的问题了。"讲究"的,一般宣战后再战,"不讲究"的,不宣而战,我们通常说某某国背信弃义地突然向某某国发动了战争,就是属于这一类"不讲究"的战争。 美国与日本迟早要发生战争,这是必然的,因为战略上他们的矛盾已到了非战不可的程度。那么,美日间的战争将在什么地方开始呢? 有三个选择: 一个是美国的本土;一个是威克岛或关岛;一个是夏威夷。 如果日本进攻美国本土,最能体现战争中的骑士风度,也最不可能,因为日本没这个条件。不说别的,就是距离,如果经珍珠港的话,那么日本本土距离美国本土达5300海里,将近1万公里。这么长的距离,日本舰队怎么能过去?过去了,怎样实施登陆作战?登陆后,怎么向纵深发展进攻?到了纵深,怎么占领美国全境?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日本来说,进攻美国本土等于神话故事,是不可能的事情! 进攻本土不行,那么再看进攻威克岛和关岛行不行? 这两个岛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基地,比起美国本土来说,距离日本近多了。关岛距离东京1400海里;威克岛距离东京更近,只有1300海里。这两个岛都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然而,这两个岛屿太小了,小到威克岛的陆地面积只有8平方公里,关岛稍大,陆地面积也不过十几平方公里。美军在这里驻兵也不过几百人(在关岛有500人;在威克岛更少,只有450人)。如果日本把进攻这两个岛作为开战的地点,好处是遇到的抵抗不大,容易顺利取胜。不利的问题是:你把美国这个巨人给弄火了,下一步怎么办?美国那庞大的太平洋舰队出动与日本作战怎么办? 所以,日本进攻威克岛与关岛也不合适。 最后只有进攻珍珠港了。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上,距离美国本土2090海里,距离日本本土约为3200海里,恰恰扼东、西太平洋之海、空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美国人是把这里作为"两洋战略"的地理支点或者说是战略轴心。为遏制日本扩张,美国太平洋舰队自1940年夏季开始就以珍珠港为基地活动于太平洋上。 日本人认为,既然日本没有占领美国本土的战略企图,那么进攻珍珠港与美国开战则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如果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型舰船和飞机发起攻击,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和参战,既可以夺取战争初期的制海、制空权,保证日本南进的翼侧安全,又可以挫伤美国海军及美国人民的士气,消除美国对日本国土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等美国恢复过来,日本在东亚与东南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那时,我再与你美国人谈判,就好办多了。 所以,日本要对美国开战,最好的地点就选定在珍珠港。关于这一点,日美双方都考虑过。1927年,美国海军记者拜沃特曾写了一本书《太平洋战争》。在这部书中,这个美国海军记者就设想了日本将以攻击珍珠港挑起对美国的战争。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曾将这部书列为日本海军大学的教材,日本海军高级军官都看过这部书,并做过有关的演习计划。所以,进攻珍珠港是最为可能的。 第二部分 第14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5) 山本五十六是一个美国通,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知道和美国开战凶多吉少。他曾经对他人说:"你看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山本五十六在作战室 看看德克萨斯的油田,你就知道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能不能打赢是一回事儿,敢不敢打又是一回事儿。山本五十六明知道战争成本会很大,但是他愿意付出成本。 山本五十六有一个特点:善赌,而且赌技高超。1923年,他到摩纳哥世界著名赌城的一个名叫蒙特卡尔罗的赌场,连投连中,第二天他再去的时候赌场老板竟不让他进去了!或许赌博思维的惯性决定了山本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只能打到美国的痛处,于是选定了珍珠港。 在山本五十六看来,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只要将美国在港内的舰队歼灭,日军就可以放手进攻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当美国缓过劲来,恢复了作战力量,恐怕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就是山本五十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 其实,早在日本御前会议确定对美作战之前,山本五十六就已经提出过对美太平洋舰队作战样式等问题。1941年1月7日,山本五十六在其《关于战备的意见书》中谈到:"要想尽快解决资源上的瓶颈问题,实现南进计划,不可避免地要与美国发生冲突。一旦开战,美军太平洋舰队会很快从珍珠港出发,从侧翼对日军进行牵制。因此,日军应利用第1、第2航空舰队的全部航空力量,乘月夜或黎明,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突然袭击,先行拔掉'珍珠港这颗美国鲨鱼的牙齿',去除后顾之忧。一旦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本就可以在美国恢复元气之前,从容不迫地占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所有重要据点,获取那里的丰富资源。" 然而,山本五十六这个计划的通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曾遭到日本军界高层的反对。 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最关键的地方是达成突然性。然而,在辽阔的太平洋航行,要到远离日本本土那么远的距离作战,是日本海军作战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最大的风险是难以保密。如果企图让美国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参谋长福留繁中将主张,如果必须偷袭珍珠港,也不要用航空母舰,而最好用潜艇偷袭。 日本战时大本营也不同意这样做。这一来,山本急了,他直接找到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说道:"如果不采纳这个计划,我将辞去舰队司令一职。" 永野也觉得这个计划冒险性很大。但是,他与山本私交非常好,是山本把他推荐到军令部部长这个位置上。所以,永野让山本不要急,他说:我会为你积极争取的,不过,你最好找一个皇族的人帮你在天皇面前说话。 于是,山本找到天皇的弟弟高松亲王。果然,高松理解山本的意图,代替他将计划转达给了天皇。裕仁天皇也觉得只能如此,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表明他支持这个计划。 天皇的意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战时大本营在永野修身的游说下,最后也批准了山本的计划。这时,距偷袭珍珠港的时间只有50天了。 当一切准备好后,山本五十六指挥他那支庞大的舰队开始了向珍珠港万里偷袭的航程。 1941年12月6日,是美军官兵所谓的"神圣的周末"。 虽然时值北半球的初冬,但是位于赤道地带的夏威夷群岛依然是温暖宜人。不待夜幕降临,珍珠港上已经是万家灯火、霓虹闪烁。以散漫而著称的美国大兵早早就离舰上岸,融入这温馨迷人的海滨夜生活。 然而,就在此刻,珍珠港周围却是杀机四伏。以6艘航空母舰为主体的日特遣舰队正向它全速逼近。另一支潜艇特攻部队,已按照战斗序列包围瓦胡岛,其中多数潜艇已潜抵珍珠港外。 7日7时55分,偷袭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日军第一波俯冲轰炸机像晴天霹雳一般,骤然出现在希卡姆陆军机场上空,轮番对机库、航空战、防空火力进行轰炸和扫射,美海军福特岛机场、陆军惠勒机场同时遭殃,飞机、跑道和机场其他设施悉数被毁。5分钟之内,瓦胡岛美军空军力量即已陷入瘫痪。几乎与此同时,日军鱼雷机、水平轰炸机、战斗机相继进入各自作战空域,对港内的舰船、机场实施猛烈攻击。第一波突击历时45分钟,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便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日军第二波171架飞机于7时15分起飞,8时55分进入战斗,突击持续约1个小时,在第一波次攻击的基础上,扩大了战果。 第二部分 第15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6) 这是一场海上、水下、空中闪电式的立体袭击战,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里,日军共投掷鱼雷40枚,各型炸弹556枚,共计144吨。击沉、击伤美军各型舰船总计40余艘,其中击沉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和油船1艘;重创战列舰3艘、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2艘;击伤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和辅助船5艘;击毁飞机265架。美军伤亡惨重,总计2403人阵亡,1778人受伤。日军只有29架飞机被击毁,70架被击伤,55名飞行员死亡,6艘袖珍潜艇被击毁,1艘袖珍潜艇被俘。 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是罗斯福在施"苦肉计"吗 1995年9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接到一位名叫海伦·哈曼女士给他的信。她在信中,暴露了有关珍珠港事件的一些内幕。 信中说: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不久,罗斯福总统紧急召开了一个由极少数军官参加的秘密会议。总统在会议上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高层已经预见到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他命令与会者尽快准备将一批医务人员和急救物资集结到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随时待命启运。罗斯福总统特别强调禁止将会议内容向外透露,包括珍珠港的军事指挥官和红十字会的官员。面对与会官员的惊讶与不解,罗斯福解释说,只有当美国遭到攻击时,犹豫不决的美国民众才会同意他宣布投入战争。 这封信有这样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一是罗斯福事先就知道了日本要偷袭珍珠港; 二是为了避免因偷袭而造成人员与财产损失,罗斯福作了部署; 三是罗斯福的部署仅限于向珍珠港派遣医务人员和急救物资; 四是罗斯福不想张扬这件事情,让与会者严格保密; 五是罗斯福认为只有美国遭到攻击时,美国民众才会同意他宣布参战。 从上述5点,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罗斯福做出的决策很怪,怪在哪里?怪就怪在明知道日本人要打他,他却摆出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式,伸着脖子让敌人打。 于是,这封信自然让人想起罗斯福是在搞什么"苦肉计",否则,战争史上哪有明知道对方要发动战争,自己不做实质性的准备的呀! 这封信披露后,顿时引起美国国内的轰动,再次让人产生对珍珠港事件的质疑:珍珠港事件前,罗斯福等人都干了些什么? 那么,哈曼女士这封信究竟可靠吗? 有两个问题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这封信有可能可靠: 第一,哈曼的爸爸史密斯是当时美军陆军部负责后勤保障的副主管,信中涉及的内容都是后勤方面的。如果哈曼是在编造一个神话,为什么不把神话说得大一些,再加上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呢? 第二,信发表后,美国红十字会夏威夷分会的工作人员在查阅该会1941年至1942年财政年度的有关文件中,意外发现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军后勤医疗部队在珍珠港事件前一两个月曾进行过非常规的人员和储备物资紧急调动。例如,在那段时间里,夏威夷分会通过正常渠道从国家红十字会总部得到价值2?5万美元的医疗急救物品,同时,还通过秘密渠道接收到价值5万美元的药品和物资。 1941年11月的美国红十字会总部的月度报告也显示,那个月夏威夷分会共接收了2534名医护人员,其中1505名是被秘密调去的临时人员。有关人员还从当时任夏威夷红十字分会会长阿尔弗雷德·卡瑟尔的弟弟威廉·卡瑟尔的日记中发现:12月6日,夏威夷分会的全体人员奉命战备值班。 罗斯福究竟是不是在搞"苦肉计",才使得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 首要一个问题,美国是否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关于这一点,有关历史档案已经解密,在战前,美国确实破译了日本的绝密密码。 早在1935年,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就是FBI)和美国海军军区情报办公室(也就是DIO)会同美国陆军共同组建代号"魔术"的密码破译小组,会集全国最有名的密码专家破译日本人的密码。其中最有名的那个专家是威廉·弗里德曼中校。 第二部分 第16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7) 当时,美国密码破译有着分工:海军负责提供截取日本人的信号、资金和厂房设备,陆军负责破译。 弗里德曼被美国人称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密码专家",这个人性情内向,不好动,但从不假设。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绝不承认"不可能",他在1940年8月,就成功地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后来,弗里德曼累病了,天天睡不着,不得不进医院。接替他的人也是一个天才,名叫哈里·克拉克。 破译了日本外交密码后,日本外务省与他们驻美国的外交使团的通信联系,美国人是了如指掌,一清二楚。 12月6日,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军又截获了一份日本政府给野村吉三郎大使的电报,也就是后来所说的"14段电报"。其主要内容是通知美国政府,日本与美国的"谈判实际上已经破裂"。 由于情况紧急,这封电报是分两个部分交给罗斯福的——破译一段交给总统看一段。罗斯福看完前13段后说:"这么说,是要爆发战争了。" 很快,电报的最后一段被破译出来,日本政府要求野村大使于凌晨1时整,准时将电报转交给美国国务卿赫尔。美国分析,日本人所说的凌晨1时,很可能就是日本发起进攻的时间。华盛顿时间7日凌晨1时,是东京时间8日凌晨3时,是夏威夷时间7日早晨8时。在历史上的这一刻,日本偷袭珍珠港已经有10分钟了。 罗斯福看完最后一段电报只是说了句:"知道了!" 罗斯福是个注重细节的政治家,而且,作为美国最高决策者,罗斯福会忽视这样重大的情报吗? 不会,绝对不会! 罗斯福不仅没有忽视,而且还采取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措。这就带来另一个疑点。 罗斯福在得知这份情报后,却会同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中将密电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赫斯本德·金梅尔将军,立即把航空母舰从珍珠港调出外海,照例进行训练,而其他舰船一律留在港内。 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美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罗斯福有权调动部队,当然这种调动是通过海军部实施的。问题在于,罗斯福为什么只调航空母舰离开珍珠港,而不是整个太平洋舰队? 是为了正常的军事训练?不像!没有辅助舰船,航空母舰不可能进行编队训练的。即便可能,也是不完整的。 是为了避免日军偷袭遭受损失?也不全像!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把整个舰队暂时调离珍珠港?那样,岂不更加避险? 可能的答案是:罗斯福调航空母舰出港是为了航空母舰的安全。随之而来,一个谜一样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让整个太平洋舰队出港避险? 罗斯福手中拿着的这份日本的电报,是太平洋舰队第14海军军区通信参谋莱顿中校破译的。莱顿不可能直接接触到总统,他破译后,把电报交给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 可是,当时金梅尔却对莱顿说:"稳当点,不要担心。军人最大的弱点是惊惶失措。这没有什么!你已尽到职责了,可以走了。不过我提醒你一句,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 那么,金梅尔为什么要训斥莱顿呢?只有一条解释,就是他见到这份情报前,就知道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将会怎么做。否则,作为战区司令官,借金梅尔一个胆子,他也不敢这样玩忽职守。 围绕珍珠港事件的疑点继续在增加…… 如果是罗斯福刻意在实施"苦肉计"的话,这可是天大的事,绝对不会是一个人能干出来的。即便罗斯福可以决策这件事情,但是落实这个计谋,还要有其他人来干。即便从保密起见,不可能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个"苦肉计",但是至少在决策层还是有极少数人参与了这个计策的制定、实施与落实。 比如:当时,斯塔克这个人就值得怀疑。当时他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太平洋舰队直接归他负责。他是最早知道日本人要对美开战的情报的人,即便出于职责的本能,他接到这样的情报,也应该预做准备呀!总统做不做,是他的事情,你是直接负责海军的最高军职人员,你不能不管吧?可是,他真的就没有管,而是去做一件非常消遣的事情——到国家剧院看新上演的话剧《学生王子》了。只是临走时,他对送情报的人说了句:"明天,我将向总统汇报此事。" 第二部分 第17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8) 作为海军最高官员的斯塔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美国国家机器一直以其高效率运作著称,为什么现在对这件事,它的官员竟然麻木不仁? 除了斯塔克已心中有数外,没有任何解释可以说清楚这个问题!珍珠港事件后,斯塔克一度因为对事件负有责任而被解职,然而,很快他就被任命为美国欧洲海军司令兼任第12舰队司令。这种异乎寻常的使用,令人费解,更增添了人们的疑虑! 另一个疑点最大的人,要属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了。 破译日本密码是陆海军能力合作的结果。12月6日上午,美国陆军情报局远东情报科科长布拉顿上校也将侦知的日军可能即将进攻东南亚的情报向马歇尔汇报。然而,他到处找也找不到马歇尔。直到11时,才在阿林顿公园里找到正在那里牵着一只白毛黑斑狗骑着马散步的马歇尔。马歇尔似乎事先知道一样,平静地继续散步。 马歇尔是美国陆军的最高军职人员,担负整个陆军的作战指挥。从职务上讲,他不应该对这样重大的情报置之不理。 那么,从个性上看,也很奇怪。马歇尔是美国陆军的伯乐,有极高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他是世界十大优秀参谋长之一。他有一句名言:"低调做人,高效做事!"因此,无论从职务上还是从个性上,马歇尔都不应该这样做。可是,事实上马歇尔却这样做了!于是,人们在怀疑马歇尔为什么要这样做? 罗斯福、金梅尔、斯塔克、马歇尔——如果把这些人的名字与他们的职务勾联起来,立即会发现他们是当时美国军界的最高决策圈子。然而,就是这些决策圈子中人的疑点丛生,使一些美国人认为,珍珠港事件的真正原因是罗斯福对美国人自己施的"苦肉计"。 先不说"苦肉计"之说是不是真的,先分析一下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些观点认为,罗斯福是以一个舰队的代价换来美国人对日本和德国宣战的结果。 面对德国与日本的扩张威胁,罗斯福是有心参战的。然而,美国民众是不会答应他的参战政策的。 美国建国后,出于巩固政权、在美洲扩张自己的势力的需要,确立了孤立主义政策。美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叫约翰·亚当斯,他有一句著名的孤立主义经典口号:"美国用不着到国外去搜寻怪兽并将其消灭。" 希特勒纳粹运动的兴起与第三帝国建立后的欧洲形势,并没有逃过罗斯福的眼睛。然而,罗斯福最初选择了沉默,因为,美国是一个孤立主义传统很深的国家。孤立主义思潮并不是要真的完全与世界隔绝,其实质是追求"让美国以最小的风险和成本参与世界事务"。这种思潮深刻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史。所以,尽管美国民众对法西斯侵略政策表示反对,但是有80%以上的人认为,如果战争不蔓延到美国,就不应该参战。 然而,沉默并不代表无话可说。罗斯福密切关注着欧洲正在发生的变化。1938年4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他给后来他最大的敌人希特勒写了一封信。他在这封信中,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询问希特勒:"阁下,你能否答应不进攻以下国家?"然后,罗斯福提出了一份31个国家的名单,其中有波兰、捷克等。罗斯福写这封信后,为了堵住国内孤立主义者的嘴,第二天,他专门发表讲话说:"我的信并不是背离美国的政策,我们还是实行'不卷入','不承担义务'的政策。我要扮演的不是什么调停人,而是邮电局或者电报局。" 罗斯福与希特勒没有见过面,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对方政治理念的了解。罗斯福与希特勒的各自经历、家庭出身与一切背景,简直是天地之差,云壤之别。罗斯福追求的是通过民主政治与美国价值观的感召力影响世界。他反对法西斯侵略。 信发出后,立即在欧洲引起反响,舆论认为,这封信如同风暴过后的阳光,使欧洲天空灿烂起来。那么,希特勒怎样回复这封信的呢?那就是极尽挖苦、嘲弄与蔑视之能事! 希特勒是个演说天才,他能把死人说活,也能把活人说死。他在演说时对罗斯福的信逐条逐句地加以批驳。关于罗斯福开列的不要侵略的31个国家的名单,希特勒说:"罗斯福先生,我帮你问过你所开列名单上的31个国家,可是遗憾的是,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响亮地回答:'不,我们没有受到德国的威胁!'他们为这种来路不明的谣言惟一的反应就是气愤。" 第二部分 第18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9) 希特勒说到这里,台下一片嘲笑声。接着,希特勒提高嗓音说:"罗斯福先生,我完全理解你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仗着你们国家幅员广大、财力雄厚,想充当世界的老大。而我,亲爱的先生,却处于一个比你的国家小得许多,也逊色得多的地方。" 罗斯福的呼吁得到的是嘲弄。这使得他越来越认为,希特勒在欧洲日益坐大,对美国的国家根本利益威胁极大。当时,欧洲是美国资本和商品输出的主要阵地,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与大西洋相连的美国东海岸,又是美国经济和金融的中心。 于是,罗斯福在美国没有参战前,甚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时,就根据当时国际社会瞬息万变的局势,产生了将纳粹德国作为主要敌人的思想。 可是,怎么对付国内孤立主义的束缚呢?要知道,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度内,总统的决策行为不能不考虑民众的支持。 美国是一个两洋国家,南北邻国都是弱国,他享有天然的安全感。自从1814年结束的美英战争后,美国国土没有落下一枚敌人的子弹。罗斯福清楚,只要希特勒或他的盟友的炸弹不落在美国头上,美国很难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于是,他希望他的敌人都犯错误,自己也要为敌人犯错误提供机会。 让敌人犯错误,就是让敌人将炸弹投在美国人的头上;而给敌人犯这样的错误提供机会,就是即便知道敌人要投炸弹,也装作不知道,造成美国遭受侵略的既定事实。如果这个事实出现,那么,自己身上的孤立主义绳索,就会不解自开了! 让孤立主义绳索不解自开——如果说罗斯福拿珍珠港事件当诱饵,给美国民众下了一个套,也就是所谓的"苦肉计"的话,原因就在于此!在战争爆发之前,罗斯福对他的助手和好友霍普金斯说:"我料定我们的敌人不会永远不犯错误。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我将争取国会批准我参加这场战争。" 日本对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偷袭,给了具有极强心理安全感的美国人以极大的冲击。他们实在是弄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什么竟敢与美国开战!震惊过后,是愤怒。美国人一反原来的对日态度,坚决要求政府对日宣战。 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当天晚上20时30分(华盛顿时间),罗斯福在秘书丽海狄的搀扶下,臂戴黑纱走出白宫,向在深夜里仍然聚集在白宫外面草坪上的无数民众说:"美国公民们,我向你们宣誓:我与我的同事,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罗斯福的老对手、共和党领袖查斯·麦克纳里听后,握着罗斯福的手说:"总统阁下,从现在起,我们的国家赶往一个政治假期。在这个政治假期里,我们在政治上的敌意消失了,我们只有一个政党,这就是美国的荣誉与尊严!" 12月8日中午,罗斯福走进国会大厦,向国会发表宣战演说。他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代表全体美国人民的思想在此讲话。由于美国在昨天——12月7日——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遭到了日本军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我要求国会自日军进攻时起,宣布国家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他的演说赢得了热烈掌声。最后,参议院以82票对0票,众议院以388票对1票通过了宣战决议。 就这样,罗斯福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地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了。 在欧洲与希特勒军队奋战的丘吉尔,听说美国参战了,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他说:"今晚我会睡得很香很香!" 而希特勒却狂怒道:"日本人真是太愚蠢,为什么要惹那个美国人!"希特勒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避免美国参战,曾给海军下了死令,不得主动攻击美国船只。然而这一切努力都随着珍珠港事件而消失了。 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一个历史的刻度,这个历史刻度表明太平洋战争开始爆发,日本开始从战争胜利走向没落和失败。 然而,围绕珍珠港事件的疑点却一直无解,因为最权威的美国国家档案并没有公开。在美国国家有关档案解密前,人们会一直追问珍珠港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不过也难以有准确的答案,或许它会永远沉溺于历史的长河中。因为,无论在哪一个政治体制的国家,如果这件事情真是事实——国家的决策者竟然要以这样狠毒伤亡几千人的苦肉计,换取自己决策的被通过,那么将要引发一场政治大地震。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标榜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国家,更是对它的价值观的一种挑战,甚至是绝杀。所以,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恐怕永远是一个谜了! 第二部分 第19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10) 【人物简介】 1?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YamamotoIsoroku,1884-1943),出身于日本新泻县一个教师家庭,原姓高野,因家庭贫苦且子女多,过继给了生父好友山本。其祖籍为长岗藩,因明治维新时,该藩支持德川幕府,被视为叛逆之地,该地区之人文不得当县官,武不能当将官。山本苦于此,一直想出人头地。 山本五十六 190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江田岛海军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联合舰队"日进号"装甲驱逐舰任海军少尉军官,并参加日俄战争。在日本海大海战中负重伤,十指剩下八指,人称"八十钱"。1919年,被选派到美国留学,成为"美国通"。 1921年以后先后任海军大学教官、海军航空兵教导队队长、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武官、驱逐舰舰长、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兵部技术部部长、航空母舰战队司令等职,最早提出了把空军与海军兵力结合起来使用,成为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创始人。1929年,晋升为海军少将,1934年晋升为海军中将。1934年,在代表日本参加伦敦海军会议时,成功地反驳了美英为阻止日本扩大海军而提出的建议,回国后迅速晋升。1936年任海军省次官。1939年任日本海军的象征——联合舰队司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山本反对在1941年与美国开战。但在受命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后,他坚持袭击珍珠港,进而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空前规模。1942年,其指挥的舰队接连在珊瑚海、中途岛、阿留申群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失利。1943年4月18日,他到所罗门群岛战地视察,因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了其行踪,击落了他的座机而毙命。 2?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Roosevelt,1882-1945),出身于巨商和实业家家庭,自幼生活条件优裕。罗斯福1900-1904年就学于哈佛大学,190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纽约律师考试合格后即辍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2年连任。1913年任海军副部长。1921年8月休假期间患脊髓灰质炎症,仍为民主党积极分子,由其妻代为参加会议。罗斯福努力促进民主党内城、乡两派的团结。1928年任纽约州长;由于对农民实行减税,大得人心,1930年连任。1932年竞选总统,提出"新政"计划,以压倒多数选票获胜,任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就职时,美国大多数银行纷纷倒闭,工业生产水平下降到1929年的56%,失业人数达1300万,农民极为贫困。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表达其对复兴国家经济的决心,因而怀抱各种不同政见的人都成为他的同盟者,其"新政"得以顺利实施。罗斯福使其政府成员在地理上、政治上均保持平衡,其中有自由派民主党员,也有保守派民主党员;有三位共和党员,还有一位女部长。他的立法计划面向广大选民,设法帮助美国经济中主要的利益集团,并争取共和党员的支持。其具体措施有:建立农业调整总署,提高农产品价格,恢复农业繁荣;向大小企业贷款,刺激商业;建立专门机构,对失业工人提供救济和就业机会。1936年,他在农民、工人和一般下层社会的支持下,连任美国总统。 他在对外政策方面,是一位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为了国家利益,其政府于1933年11月16日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预见到美国面临的法西斯德国的威胁,对德国及其盟国意大利、日本的侵略阴谋进行了谴责。他通过国会召开特别会议,修改中立法,允许交战国在"现购自运"的条件下从美国购买武器。1940年法国战败,罗斯福积极做防御准备,决定用参战以外的一切方式援助英国,为英国提供50艘超龄驱逐舰以换取西半球8个基地。1940年竞选总统时,双方候选人均表示:美国不介入国外战争。但主张对希特勒采取强硬手段者均支持罗斯福,结果获胜,连任第三任总统。他提出的《租借法案》在国会通过。这一法案使美国可在财政上对英国及其盟国给予援助。1941年8月,他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会于舰上,并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宣布《大西洋宪章》,包括民族自决、扩大经济机会、消除恐惧与匮乏、海上自由、裁军等内容。 第二部分 第20节:偷袭珍珠港事件--永远不解的疑云(11)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美国国会应罗斯福之请求,于12月8日开会,4小时内通过对日宣战的决议。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参战后,罗斯福动员了全部工业积极从事军事生产。此时美国的军工生产约为德、日之总和;1944年则达到轴心国生产之两倍。战争期间,他将精力专注于战略问题,与盟国磋商未来之和平规划。1943年1月,宣布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一原则。他认为战争与和平之维护有赖于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与斯大林在德黑兰会晤。罗斯福与斯大林相处颇为融洽。1945年2月三巨头再度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会晤,时欧战已近尾声。美国预计日本能再战一年半左右。原子弹虽在制造,但美未曾预计其威力能达到后来实际发生的巨大程度。罗斯福及其军事顾问急欲争取苏联在亚洲出一臂之力。斯大林许诺了对日作战。罗斯福、丘吉尔也在远东向苏联作出让步。罗斯福希望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以维护战后和平。他原拟参加定于1945年4月27日在旧金山开幕的联合国成立大会,但自1944年以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44年在总统竞选中,罗斯福曾发挥其最后活力,战胜杜威州长。第四次连任总统后,不久即赴温泉休养,终因脑溢血逝世。 3?马歇尔 乔治·马歇尔(GeorgeMarshall,1880-1959),出身于商人家庭,自幼喜爱军事,1897年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02年,赴驻菲律宾美军部队服役,授少尉军衔。1906年,入利文沃思骑兵学校进修。学习期间,他严于律己,好学不倦,马歇尔 有指挥才能,故能逐级擢升。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歇尔调到刚刚组建的第1师参谋部,有机会接触到远征军司令潘兴,并受到后者的赏识,调任作战处长等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任潘兴将军副官达5年之久。1924年,调往中国天津,任美军第15步兵团团长。1927至1932年,因其爱妻去世,调任本宁堡陆军步兵学校任副校长。在此期间,他培养的一些学生,如布莱德雷、史迪威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色的军官。 1939年9月,他任陆军参谋长。针对美军战备情况和美国面临的威胁,他全力主张扩军。4年中,他将美军从不足20万人,扩充到了830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战争期间,他知人善用,发现并起用了巴顿、艾森豪威尔等一大批优秀将领。同时,他作为总统罗斯福的军事助手,参加卡萨布兰卡、华盛顿、魁北克、开罗、德黑兰等国际会议,竭力主张盟军应从英吉利海峡攻击德军,反对英国的地中海战略。战争期间,他既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又是英美联合司令部成员、英美军事战略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负责指挥美军作战。 1945年11月辞去参谋长职务后数日,杜鲁门总统敦请他出任调解中国内战的特使,但是使命没有成功。1947年1月任美国国务卿,同年6月提出"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在国务卿任期内,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了援助;承认以色列国;与西欧各国商谈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年后卸任。1950年以古稀高龄出任国防部长,组织军力进行朝鲜战争。但在他退休前几个月,突遭参议员麦卡锡一伙的猛烈攻击,说他曾与罗斯福同谋,不使驻在珍珠港的驻军官兵知悉日本奇袭该港的图谋;指责他在战略上一贯实行亲苏路线;攻击他出卖了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尽管许多人认为这些指责不当,但他晚年的声誉毕竟受到损害。他在1951年晋升为最高一级陆军上将。1953年他以对欧洲战后的复兴所做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第三部分 第22节: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2) 亨利一见,有点不好意思,自己打个圆场说:"哎呀,我这不正在乞求上帝饶恕,答应把我一个孙子献给大海,去当海军上将!" 人的一生,其实挺有意思的。有时候,你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近似宿命一般的怪。亨利这个不经意的自我圆场,不想真的被他言中了。1885年2月24日,在亨利的儿子伯纳德死去5个月后,儿媳安娜生了一个儿子,这个浅黄头发的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切斯特·尼米兹。 作为遗腹子,尼米兹童年最为亲近的两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爷爷。爷爷也给他讲大海的故事,不过,对于小尼米兹来说,他听大海的故事,可不是听听就完了。他自己后来回忆:"我的那位花白胡子的爷爷干瘪嘴里流出的蔚蓝色的海洋,促使我产生了有一天在海洋上指挥一艘战舰的愿望。" 青年时,尼米兹进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学习。他的那个班有学员131人,是这所海军学校自1845年创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个。他这个班的许多同学,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著名的海军将领:威廉·哈尔西、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弗兰克·弗莱彻、凯利·特纳、托马斯·金凯德等等。尼米兹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1905年,他在114名毕业生中,名列第7,拿到了毕业证,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毕业后,他就分配到"俄亥俄"号战列舰任职。 尼米兹在海军很快脱颖而出。1907年,他还戴着少尉军衔时,就被任命为"德凯特"号驱逐舰舰长,当时,他22岁。在美国海军最有名的将领中,斯普鲁恩斯26岁任驱逐舰舰长、哈尔西是30岁,欧内斯特·金是36岁。 接受任命后,尼米兹就琢磨着对日军发动攻势作战问题,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他力排反对意见,先打了一下日军占领的吉尔伯特岛和马绍尔群岛,美军航空母舰舰载机飞出甲板执行任务 以损失13架飞机的代价,换取了击沉日军3艘军舰、击伤8艘军舰和几架飞机的战果,大大鼓舞了自珍珠港事件后大为低落的美军士气。 接着,他又大胆地派遣杜立特飞行队冒险突袭东京,以一个战术行动,完成一次战略意图,明白无误地告诉日本人:美军飞机轰炸你们首都这不过是第一次! 日本陆军让步海军 美国上述举措和行动,使得日本陆军认为,美国海军的威胁还是那样大,有必要加强太平洋的防御,稳定局面,消除美国的威胁,于是同意了海军的观点,将下一步作战的重点,仍然放在南太平洋和澳洲的一些岛屿,以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交通线,孤立澳大利亚。这个作战计划的代号是"FS"。这就是日本声称的"向西南太平洋进军、扩大外围防御圈"的战略构想。 这样,日军决定下一步第一期作战目标是攻占珊瑚海地区的莫尔兹比港。 莫尔兹比港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是澳大利亚北部海域的第一战略要地,澳大利亚在这里有空海军基地。日军夺取这个港的企图,一是夺取这个港,就可以有效地保护在腊包尔以及新几内亚己方军事要地;二是使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盟军航空基地不能发挥作用。这样,日军进攻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和萨摩亚诸群岛时,翼侧就有了安全保障。 然而,在5月7日发生的珊瑚海大战中,日军损失1艘12000吨的小型航空母舰,飞机77架,阵亡官兵1074人;美国海军被击沉一艘42000吨的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重伤了中弹受伤的美军航空母舰"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损失飞机66架,阵亡官兵543人。尽管从战术上讲,日军还是占了便宜;但是从战略上讲,日军却是失败者。因为担负指挥这次作战任务的联合舰队第4舰队的井上成美海军中将,认为此次海战日军并没有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下令停止作战行动,无限期地推迟了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 而美军则暂时解除了日军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威胁,使澳大利亚的安全有了保障,从而增强了盟军胜利的信心。 珊瑚海海战后,为执行日军既定的向西南太平洋进军、扩大"外围防御圈"的战略构想,日本海军决心占领中途岛,以便将其作为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前进基地,同时,诱出美国太平洋舰队,与之进行决战。 第三部分 第23节: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3) 5月5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航空母舰上的机库战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次战役,调用了所能调集的最大力量:动用舰艇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编成了6个战术编队:主力编队,由山本亲自指挥,其任务是在各机动编队配合支援下,与美军太平洋舰队决战;第1机动编队由南云中将指挥,其任务是,首先投入交战,攻击防守中途岛基地的美军,并与主力编队一起,歼灭美太平洋舰队主力;中途岛进攻编队,担负中途岛登陆作战任务;北方编队辖第2机动编队和阿留申进攻编队,主要任务是进攻阿留申群岛,牵制和分散美太平洋舰队;另外,还编有先遣(潜艇)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26-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启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然而,当双方在中途岛进行大战的时候,由于南云指挥判断失误,其旗舰"赤城"号航空母舰中弹2枚,猛烈的爆炸引起满甲板的飞机和炸弹连续爆炸,很快被击沉。随后,"加贺"号中弹4枚,引起大火,沉入大海。"苍龙"号中弹4枚,迅即下沉。"飞龙"号航空母舰在击沉美军"约克"号航空母舰后遭到大批美机的狂轰滥炸,也被击沉。至此南云指挥的进攻中途岛作战任务的第1机动编队已基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山本不得不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联合舰队西撤。美军则乘势追击,于6日派舰载机3次出击,又击沉日军重巡洋舰1艘,击伤巡洋舰、驱逐舰数艘。中途岛海战以美军大胜,日军惨败而告结束。 这是自中日甲午海战后,一直横行西太平洋的日本海军的第一次惨败。日军从此丧失了在太平洋上的优势。日美双方在太平洋上的战略攻防从此开始转换,有利于盟军的战局终于出现了。 "里"号对"瞭望台" 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的失败,使日军考虑到舰载航空兵力和岸基航空兵力的不足,下令放弃"FS"作战,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针,即进攻新几内亚岛,占领所罗门群岛和莫尔兹比港的"里"号作战。根据这个计划,为了掩护主要行动的翼侧安全,日军决定在所罗门群岛找一个地方,建立机场。日军原来准备在所罗门群岛的首府图拉吉岛建立机场,后来觉得图拉吉岛以南还有一个更大一点的岛屿更适合修建机场。这个岛子就是瓜达尔卡纳尔岛。 至于美军,在中途岛作战后,乘新胜之勇,也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叫"瞭望台计划",占领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和新几内亚岛。可是,当他们发现日军准备在瓜岛修建机场的企图,不免大惊。如果让日军计划实现,那么美军在东南太平洋的制空权将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美军调整原来的作战计划,暂缓对其他方向的进攻,务必夺占瓜岛。 就这样,围绕夺取战略主动权这一核心问题,两双眼睛同时盯住一个地方,发生了战争史上最惨烈的岛屿争夺战。 1942年6月底,日军派遣大批工兵部队在瓜岛修建机场,扩建军事设施,将先前由海上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改为以陆路进攻为主,海路进攻为辅,并组建第8舰队。第8舰队拥有重型和轻型巡洋舰7艘以及数艘驱逐舰和潜艇,但日军在瓜岛仅有海军警备部队240人和施工部队2700人。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人也打算派一支部队在岛上登陆,使之成为遏制日军南侵的战场,并以此为起点,发起最终以日本本土为目标的反攻。根据美侦察机获得的情报,日军在瓜岛上修建的机场已接近完工。如果待其建成,美英盟军来自于澳大利亚的补给线就会暴露在日本飞机的打击范围之内。美军南太平洋司令罗伯特·戈姆利中将决定指挥部队尽快在瓜岛抢滩登陆,以打乱日军部署,牵制其在新几内亚的作战行动。 1942年8月7日晨,瓜岛还在朦胧的晨雾中酣睡,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亚历山大·范1942年8月7日,美海军陆战队员争先恐后登上瓜岛海滩 第三部分 第24节: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4) 德格里夫特少将率1?9万人在30余艘战舰的掩护下开始在瓜岛实施登陆。8日,美军击溃了日军警卫队和工兵部队的微弱抵抗,占领了瓜岛及邻近的图拉吉岛等岛屿。 然而,面对美军的登陆作战,日军前线指挥部竟然根本不相信。 应该说,作战开始时,从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日军占有很大的优势。美军陆战第1师全部兵力才18000人,而日军35000人。所以,美军调侃道:"我们是小本经营做大生意。" 美军这个小本真的做成了一桩大生意。为什么? 因为日军太自信了! 旧日本是一个武士道为民族政治文化之根的国家。国民信奉的理念之一就是:甘于冒险去闯鬼门关!这种含有赌博色彩的勇气,被莎士比亚称之为:勇气的私生子。 所以,日军每逢作战必气壮如牛,他们太自信了,自信得甚至可以对任何其他可能引起调整作战方案的情报都不接受。 在瓜岛争夺战开始前,日军统帅部大本营认为,美军对瓜岛的行动不过是小规模的战术袭击,而不是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所以夺回瓜岛简直易如反掌。于是,开始只向瓜岛增派1000余人的兵力。 这里日军先入为主的理念是:美军不会在那里大动干戈,少量增援就够了!这样的理念一旦植入日军统帅层脑袋里,再想改变也难了:情报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是否合乎这个理念,而不是情报本身是否符合实际。 当有的情报显示,美军进攻瓜岛机场不过是为了破坏机场,而不是其他目的时,日军则认为自己的决策有了更好的情报佐证,更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当有的情报分析美军此次行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袭击,而是反攻的开始,那么,这个情报很可能不被采纳。当时的情况正是这样。当许多情报显示,美军可能是在实施反攻作战时,日军大本营还认为,美军不会反攻,即便反攻,日本陆海军部队夺回瓜岛也并不困难。 由于日军战略上过于自信,结果在兵力运用上犯了一个兵家大忌:分散用兵,逐次加油!8月13日,日本战时大本营命令第17集团军司令百武晴吉中将指挥瓜岛作战。百武错误地判断美军在瓜岛的行动不过是要破坏那里的机场而已,不会隐藏更多的企图,只需少量兵力就可夺回瓜岛。于是,他只命令第35旅所属第28团作为先遣队登陆瓜岛。 日军这支先遣队的指挥官名叫一木清直。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交待一下这个人。1937年7月7日,就是一木指挥的日军第28团向北京卢沟桥发起进攻,拉开了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序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木率部被派遣到南洋作战,顶头上司就是百武晴吉。 百武是天皇侍卫官的弟弟。这个人缺乏作战经验,开始,他甚至根本不想登陆瓜岛,只是让协同他作战的海军第8舰队轰炸瓜岛上的美军。 然而,日军对瓜岛的空袭不仅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反而损失16架飞机。第8舰队司令三川军一海军中将还是没有把美军放在眼里,竟然从各舰抽调了410名水兵,登陆瓜岛。后来,由于在海上与美军遭遇,双方海军舰艇打了一场恶战,才没有轻易登陆。 但是,三川军一回到日军在腊包尔的前线指挥部后,直接打电报给战时大本营,状告百武贻误战机,不派兵登陆瓜岛。 天皇本来打算处分百武,后来念及到他的哥哥天天侍卫自己左右,只是下诏申斥百武,命令他尽快登陆瓜岛。 一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往瓜岛执行登陆作战任务的。 一木的先遣队人数不多,只有915人。8月18日晚,他率领部队悄悄登陆,并没有遇上抵抗。于是,向上司发电报说:"登陆成功,无敌影,如入无人之境。"他只留125名官兵守卫登陆点,自己则率大部队向瓜岛深处前进。21日凌晨1时,盲目轻敌、狂妄自大的一木终于掉进美军为他精心设计的包围圈,经过数小时激战,一木清直这个直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军官连同他的900多官兵全部被打死在瓜岛。 8月21日,山本五十六率领他的舰队驶往瓜岛海域,准备继续寻找美国海军舰队主力决战,以报中途岛海战失败之仇。因为,在这前一天,他接到情报,有9艘美军运输船组成的船队,装载着大量物资,离开洛杉矶驶往澳大利亚,准备从那里向瓜岛运送岛上美军所需要的物资及武器装备。山本认为报仇时机已到,会同百武一起,挺进瓜岛海域,掩护登陆部队上陆,占领机场,歼灭岛上美军,并力争诱出美国海军主力决战。 第三部分 第25节: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5) 然而,日军还是对美国轻敌,只派5000名官兵登陆瓜岛。 8月24日,日军大部队登陆前,山本五十六的舰队与美军第61特混舰队在东所罗门海域遭遇,进行了一场以舰载机为主,航母为辅的海空大战。这次海空战本来是各有得失,未分胜负。可是,日军飞行员却自我感觉良好,向上级报告说他们的战绩非凡。 这样一来,山本五十六用这样一个错误的情报,做出了一个鲁莽的决定,命令运输登陆部队的船 队靠岸登陆瓜岛。因为,他认为美国海军已被打败了。 美军第61特混舰队司令名叫弗莱彻,是尼米兹的同学。这个人工于心计,能打仗。他很快发现山本的冒险行动的漏洞,于是将计就计,以退为攻,等日军登陆后,他立即命令岸基机和舰载机予以迎头痛击,把刚刚登陆尚在滩头的2000余名日本官兵炸得血肉横飞。 连续两次登陆瓜岛均遭失败,终于使得日军意识到美军在瓜岛不是什么简单地破坏机场,而是其在西南太平洋作战的重点。于是,他们开始重新调整部署。8月31日,日军战时大本营下达命令:集中陆海军主力于瓜岛方向,陆海军协同迅速击溃瓜岛之敌,夺回瓜岛要地。就在日军作出调整作战部署的当天,日军第35旅旅长川口清健少将率领由4200人组成的登陆支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乘驱逐舰强行登上瓜岛,由此拉开了历时半年之久的日美两军瓜岛血战的序幕。 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 美军在瓜岛的指挥官是范德格里夫特。他生于1887年3月13日,是从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后参加海军陆战队的。这个人长期在海军陆战队服役,也曾经到过中国,是个海军陆战队通。他是1942年3月担任美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的。陆战队作战的地区不同于陆军,大都是荒岛或者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他登上瓜岛后,立即组织官兵防御,准备对日军实施抗登陆作战。 特少将这个人非常有热带丛林岛屿作战经验。上岛后的一天早上3点,他突然打电报给尼米兹办公室,要求马上运送14400个安全套。接电报的名叫拉马尔上尉,是尼米兹的副官。他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岛上的妇女都是土著,并且不允许进入陆战队的防区,他要安全套干什么?由于海军的安全套是医务部门掌握的,所以,拉马尔没有叫醒尼米兹,而是找到了当晚值班医生吉恩德鲁。吉恩德鲁回答说:"瓦胡岛没有这么多安全套,我没有办法。"他放下电话,还认为范德格里夫特真是在胡闹。 拉马尔只得叫醒了尼米兹,把范德格里夫特的电报给了他。没有想到,尼米兹一点也没有感觉奇怪,微笑着说:"范德格里夫特将军是想用安全套给他的士兵的枪管防雨。" 果然,范德格里夫特要安全套就是为了给枪管防雨。仅从这个小事,就可以看出范德格里夫特作战经验之丰富,尼米兹对自己部属之了解。有这样的默契配合,何愁作战不胜? 在8月7日至31日这三个多星期的宝贵时间里,美军不仅加固了工事,增援了兵力,补充了物资,而且颇具讽刺性地起用了日军在瓜岛新建的机场,对日军运输兵员和物资的船只狂轰滥炸,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登陆的进程。至9月15日为止,日军试图夺回瓜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宣告彻底失败。 瓜岛作战屡战屡败,日军大本营不得不下令将驻东印度群岛的陆军第38师,以及从中国战场、南方方面军和日本国内抽调的兵力配属第17集团军。10月初,百武司令率陆军第2步兵师一部登上瓜岛。为了保障该师团的主力尽快上岛,日海军第8舰队派出第6巡洋舰队准备对瓜岛实施炮击。 从10月13日起,日军对瓜岛机场连续实施三次大规模轰炸,美军有34架无畏式轰炸机、16架野猫式战斗机和全部的复仇者鱼雷轰炸机被炸毁。15日,日陆军第2师主力和第38师一部登上瓜岛,使瓜岛的日军兵力增至2?2万余人。 10月24日下午,就在日军要发动猛攻的前一刻,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瓢泼,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暂告中断,秩序混乱不堪。晚7时,大雨虽歇,毛毛细雨却依旧不急不慢地漫天飘洒。日军不能再等下去了,于仓促间发起了进攻。严阵以待的美军直到日军冲到铁丝网前才开始射击,第一批冲锋的日军被击毙在铁丝网前,第二批日军爬过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猛冲,却遭到了同样的厄运。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日军留下了2500多具尸体,最后只好又退入丛林。 第三部分 第26节: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6) 瓜岛争夺战持续了几个月,日本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日军真有点急了。11月初,战时大本营派出增援部队,准备以强大的海军炮火为掩护,在岛上发动一场全面进攻。 美国也不示弱,志在必得。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将全部可调用的陆、海、空武器都迅速调到瓜岛。 这时,在瓜岛上的日军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美军的反击,而是饥饿。为了解决补给问题,日军采取了独特的"老鼠特快"和"项链运输"。 什么叫"老鼠特快"? 这个称号来自山本五十六的无奈。由于日本海军在瓜岛以北海战中损失很大,山本不愿再派出大型军舰进入瓜岛海域,只使用驱逐舰在夜间偷运补给,日本人戏称这种像老鼠一样只能在晚间行动的运输方式为"老鼠特快"。 然而,"老鼠特快"不能在运送军队的同时大量运输物资,其实际供应量只能维持标准定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由于长期补给不足,岛上官兵体力消耗殆尽,食品极度匮乏,热带疾病流行,加上缺乏药品,伤病员大量死亡,加剧了日军的非战斗减员。 什么是"项链运输"呢? 原来,到11月下旬,日军夜间运送物资的驱逐舰又发明并实验了"铁桶运输"的新办法。日军把药品、粮食装入铁桶,但不装满,使铁桶刚好能浮在海面上,然后进行密封,用绳索连接,固定在舰艇的甲板上,在指定海域投入水中,利用潮汐漂向瓜岛,再由岛上的部队用小艇回收。由于这些小桶呈项链状挂在舰舷上,因此又被称为"项链运输"。当驱逐舰驶近瓜岛时,将绳子割断,铁桶"项链"留在瓜岛海岸,"老鼠特快"立即返航。 由于运载量有限,"老鼠特快"显然不能满足岛上部队的需要,而瓜岛上日军的被动局面,也丝毫没有改变。形势的发展迫使日军大本营最终放弃了夺回瓜岛的努力。1943年1月4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从瓜岛撤退的命令。 代号为"K号作战"的日军撤退行动计划十分周密。鉴于瓜岛美军不断向日军发动进攻,岛上部队无力保持现有阵地,因此日军从第38师团抽调了约700人,于1月14日送上瓜岛。这支部队对外宣称是第四次总攻的先锋,其实是保障瓜岛部队撤离的殿后部队。为分散美军的注意,日军还于1943年1月15日组织了一次牵制行动,通过无线电佯动迷惑美军。由于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伪装逼真、行动果断,2月1日起,桥本少将率领20艘驱逐舰在敌方掌握制海权、制空权的不利条件下,经过三次撤退,共撤出1?3万余人,制造了战争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对于这次行动,美军竟一无所知,直到两天后在瓜岛上找不到日军踪影时才恍然大悟。2月9日下午,美军完全占领瓜岛,成为瓜岛长达六个月激烈争夺的最后胜利者。 兵力占有优势的日军为什么会在瓜岛争夺战中败得这样惨?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日本人把自己给蒙蔽了。 中国古代有"三十六计",其中第8计为"暗渡陈仓"。说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率军攻楚,命大将军樊哙带1万人,大张旗鼓地修复栈道。由于山路崎岖,栈道全部被毁,将士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樊哙暗暗叫苦不迭,如此庞大工程,就是10万人修一年也修不完呀。项羽手下把守关中第一道关的大将章邯也不以为然。而在这时,韩信率3万精兵,秘密沿陈仓小路急行军,将士们披荆斩棘,昼夜兼程,仅用半个月的时间,突然出现在关中。章邯闻知大惊失色,但是由于没有防备,简直是束手无策,只得硬着头皮应战,结果连丢三座城池。最后,章邯怕兵败被俘受辱,拔刀自尽。 章邯棋输,就输在被"明修栈道"这个假动作而迷惑,没有做好有效防备。 日军在瓜岛之战也是如此。但是,与章邯不同的是,不是美军的假招子有多漂亮,而是日军被战争初期的胜利蒙住了眼睛,把美军的真招子,看成是假招子。 章邯面对韩信"明修栈道",是由于他认为工程浩大,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修好,而疏于戒备;而日军面对美军攻占瓜岛机场,则是认为美军刚刚在萨沃岛海战失败,而不可能在瓜岛大举兴兵,进而没有集中兵力到瓜岛。 第三部分 第27节: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给骗了(7) 两个"不可能",前者是被敌人的行动麻痹,而后者是被自己的胜利所麻痹。结局都是一个:失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被人们作为重要的军事谋略所广为传颂,并走出军事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表达的一个成语。而日军在瓜岛之败,却也作为教训归于历史。 瓜岛争夺战中,美、日双方海空交战30多次,各损失驱逐舰以上的战斗舰只24艘,日军损失飞机600架,超过美军。参战的6万美陆军和陆战队官兵有1600人阵亡,4200人受伤。岛上的3?6万日军,阵亡及失踪1?4万,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 瓜岛争夺战,是日军在南太平洋上末日的开始,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企图,反而遭到进一步削弱,从此被迫处于战略守势,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瓜岛之战后,美军开始了在太平洋上的战略反攻,而日本,这个曾经横行太平洋上的海盗,也逐渐走上了大势已去的溃败道路。 【人物简介】 尼米兹 尼米兹 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Nimitz,1885-1966),出身于一个德意志血统的店主家庭,先祖曾在著名军事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部队作战。19世纪家道败落。1844年,其爷爷亨利来到了美国开了一家小旅店。尼米兹出生5个月前,父亲伯纳德就去世了。因此,他自幼是在爷爷和母亲关怀下长大。曾经当过海员的爷爷对他影响很大,他自幼就热爱和憧憬海洋。 1901年,他考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05年,他以114名毕业生中名列第7的好成绩走出学校,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分配到"俄亥俄"号战列舰任职。不久,他随舰到了日本,见到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海军上将。 尼米兹在海军很快脱颖而出。1907年,他还戴着少尉军衔时,就被任命为"德凯特"号驱逐舰舰长。此后,又担任过潜水艇艇长,成为美国海军第一艘柴油潜水艇艇长。 1913年,他到德国学习柴油机工程技术,成为舰艇动力学方面的专家。1918年,任海军作战部潜艇设计委员会高级成员。1918年,任"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副舰长。次年,奉命到珍珠港建造潜艇基地,建成后,担任该基地司令兼第14潜艇分遣队司令。1923年,任美国舰队司令罗宾森的副官和助理参谋长。1926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海军战术教授。1931年,调任驻圣迭戈第20潜艇基地司令。此后,任过"奥古斯塔"号重型巡洋舰舰长、海军部航行局局长、巡洋舰第2分队司令、海军部人事局局长等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提名并任命尼米兹接替金梅尔为太平洋舰队司令。罗斯福对他说:"到珍珠港收拾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残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 其到任后,很快制定了一个作战方针:积极防御,积小胜为大胜,扭转被动局面,重振官兵士气!并以这个方针为指导,定下4个目标:保卫美国、夏威夷、中途岛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交通线安全;引诱日军离开东印度群岛;制止日军在太平洋上的进一步扩张;恢复太平洋舰队已严重动摇的士气。 经过半年恢复,他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突袭东京、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自开战以来美军面临的不利局面。此后,他率领他的舰队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岛、菲律宾群岛、硫黄岛和冲绳岛等战役中连败日军,直到打到日本本土。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协定就是在他的旗舰"密苏里"号上签字的。1944年12月尼米兹被授予海军最高军衔——海军五星上将。战后任海军参谋长。 第四部分 第29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2) 在拖延了两个月之后,希特勒终于明白了占领莫斯科对于他究竟多么的重要。 1941年9月21日中午,希特勒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也就是号称"狼穴"的拉登斯堡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德军高级将领。 希特勒饮食比较简单,不喜烟酒,一般极少举行什么宴会。知道希特勒习性的人都猜测元首给的这顿饭可能是大有文章。 午餐是非常丰盛的。盛满冰块的银质小桶里放满了一瓶瓶法国香槟酒,侍者们把夹有鱼子酱、火腿和鲜鱼的面包分放到盘中……酒杯里斟满白兰地、罗姆酒、威士忌、杜松子酒和甜酒,混酒器里是光彩夺目、五颜六色的鸡尾酒…… 希特勒 果然,希特勒是"借酒生事"。 当宴会举行到了一半,从来不饮酒的希特勒站立起来,满面红光,笑容可掬地招呼着大家。大厅慢慢地静了下来,因为,谁都知道到了揭开这次宴会的真正目的的时候了。 希特勒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然后用他带有浓重奥地利口音和鼻塞般的德语在餐桌旁发表了他著名的"室内演说": 6月22日早晨,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次战役开始了。一切都按计划发展,我们在北翼围困了列宁格勒,在南翼占领了基辅,在中央占领了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门户已经被我们打开了。敌人已经被打倒,再也爬不起来了! 希特勒平时很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和司机、秘书、警卫军人坐在一起聊大天,对于像今天这样的长达几个小时的"聚会"往往都是他一个人讲。他内心精神生活最大的乐趣就是要有人听他的话,并对他的话表示极大的兴趣。由此,他会产生很大的心理满足。 他当时的权力很容易满足他的这点需求。希特勒的话音刚落,席间顿时发出一片爆裂般的疯狂欢呼:"向元首致敬!向元首致敬!" 希特勒满意地笑了,笑得那样开心。他接着说: ……将军先生们,我问诸位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斗争。战争,就是进行一场自然淘汰,在地球上消灭所有发育不全的劣等民族! 说道这里,他抬手在眼前划了一个弧形,大声重复道: 只有我们德国人,才有权利获得生存空间。我们最终将享受到世界宴席上的一切美妙食品! "砰——",他将空中划着弧形的手,猛然落在桌子上,震得桌子上的酒杯一阵乱响,大家不由自主地被吓了一跳。希特勒完全没有理会这些,大声宣布: 我决定,我们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莫斯科!莫斯科将在冬季到来之前被毁灭,完全从地球上抹掉! 说完,希特勒的手在空中用力地一挥。 顿时,全场再次响起一片欢呼…… 9月30日,希特勒亲手签订了进攻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计划,代号为"台风"。就这样,希特勒在北路重兵集团对列宁格勒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决定实施"中间突破",把所能抽调出的部队全部用于莫斯科方向,以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及围歼其附近的苏军。 于是在人类战争史册抹有浓重一笔的莫斯科会战发生了。 莫斯科已成为吸引德军的巨大磁铁 现在,法西斯暴徒逼向莫斯科,莫斯科将接受严峻的考验。然而,自幼顽劣,学习成绩非常不好,不喜欢读书的希特勒,对俄罗斯的历史太陌生了。他似乎根本不知道苏联人有着反抗外来统治与侵略的传统。几百年前,他们在摆脱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中获得独立,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完成了俄国的建立;又在抵抗拿破仑的入侵中,成为欧洲的强国。今天,苏联军民忘记了他们的领袖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给他们带来苏联人民坚决保卫莫斯科的战时宣传画 的痛苦与仇恨,继续接受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的领导,开始了壮烈而辉煌的抵抗。当时,苏联军民中最为流传的口号是:"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以退却,因为后面是莫斯科!" 每个苏联军民都知道莫斯科的意义。 早在德军进攻斯摩棱斯克的时候,斯大林就向前线发出了简短明确、掷地有声的命令: 第四部分 第30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3) "要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将德军顶住,在莫斯科未作好战争准备之前,一定要将德军坦克阻止在斯摩棱斯克一线!" 就在德军围绕是先进攻莫斯科还是先进攻列宁格勒、乌克兰大争论的时候,苏联动员了530万名预备役兵员,仅莫斯科市就征召预备役兵员数十万。青年人头戴钢盔,身穿军服,肩挎长枪,唱着雄壮的战歌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一切为了前线! 一切为了消灭敌人! 这两句口号,不仅挂在当时的莫斯科街道、建筑物,更刻在了保卫莫斯科的苏联军民的心中。 在这宝贵的时间里,民用产品工厂转入生产军工产品。到9月底,仅在莫斯科市苏维埃所属的670个企业中,已有654个转入生产弹药和武器。军工产品的比重已经占这些工厂全部产品的94%。 炮弹、冲锋枪、手榴弹、迫击炮弹、飞机、火箭炮、大衣、靴子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在这宝贵的时间里,苏联政府征用民工在莫斯科以西的远接近地上紧急构筑防御工事。由于男性公民都参军到前线作战了,参加构筑工事的人中有四分之三是妇女。 那一年的秋天,莫斯科地区下起了冻雨。夜里,地面是冰,白天,化掉成泥。想想看,在这种天气下修工事多苦呀!可是,她们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要求换班。她们说:"前线比我们更艰难。只要能够保卫莫斯科,我们什么都忍受得了,什么都能经受得住。" 她们心里只有仇恨,仇恨希特勒法西斯! 然而,如同自然界的"台风"刚登陆时的破坏力一时还难以阻挡一样,德军的进攻依然疯狂。 从10月13日开始,几乎在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作战方向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莫斯科西南160公里的卢卡加于当天陷落;离首都仅150公里的加里宁也被占领;接着,距莫斯科仅有100公里的鲍罗季诺也遭到德军致命的一击。至此,德军向莫斯科的进军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路程,钳形攻势取得了巨大成功。博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发布的指令声称,他们已经俘虏了67万苏军,缴获350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1200辆坦克。随之,纳粹德国新闻办公室主任对外公开宣布: 东线已得到军事解决,苏联被击溃了! 10月16日,德军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包围。博克元帅将占领莫斯科的最后底线确定在11月7日。这一天,是苏联的国庆日。 当时,担负莫斯科防御作战任务的有3个独立的方面军,即科涅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布琼尼指挥的预备方面军和叶廖缅科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所辖15个集团军和1个战役集群,共125万人、990辆坦克、7600多门火炮和667架作战飞机。这些兵力占苏联全部作战兵力的40%。 可是,莫斯科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磁铁,吸住了大量德军的主力。博克指挥的德军达180万人、1700多辆坦克、14000多门火炮和1390架飞机。如果光是防御,苏联这些兵力死拼,能守住莫斯科。可是,斯大林的心里不是光守的问题。他是想通过防御大量杀伤德军,然后再反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125万的兵力是不够的! 间谍巨星的秘密报告打消了斯大林的顾虑 此时,苏联在远东还有几十万的部队。可是,斯大林不敢把这些部队调到莫斯科!因为,这些部队是为了对付远东的日本! 日本是德国的同盟国,早在1939年,日本就制造了诺门坎事件。尽管被朱可夫打败了,但是,谁能保证日本不会乘德军进攻苏联之机,从东部进攻苏联呢?斯大林在远东的几十万部队,就是防着日本的。所以,他不敢动这些部队!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人送来的一份情报却使得斯大林打消了这个顾虑。 这个人名叫佐尔格。 佐尔格,1895年10月4日生于俄国高加索的阿吉肯德。他的父亲是德国人,在巴库一家德国石油公司当工程师;母亲是俄国人,出身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佐尔格3岁来到德国,在那儿住了二十多年,随后移居到苏联。佐尔格的祖父曾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在卡尔·马克思的提议下,担任过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总书记。年青的佐尔格为有这样一位革命的祖父而自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共产党。开始,他主要从事党的宣传鼓动工作。 第四部分 第31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4) 佐尔格从事情报工作是在中国"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他奉苏共中央之命到中国搜集日本和中国国民政府的情报。他先在中国工作了大约有两年才回到德国。 这时,希特勒已经上台。他奉苏联情报机关的指令,伪装成一个信奉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也就是纳粹党的政治理念的人,打进了德国情报机关,并被派到日本,以记者的身份,搜集情报。这样,佐尔格实际上是一个双料间谍,既是苏联间谍,也是德国间谍。莫斯科给他的指令是:查明日本是否打算在满洲边境进攻苏联?日本是否因此而训练陆海军?希特勒上台后东京和柏林的关系如何?日本对中国、英国和美国的政策如何?是哪些势力决定日本的国际政策? 佐尔格的情报工作是非常有成就的。他利用与德国驻日本武官、后来的大使奥特的亲密关系,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日军侵华的绝密计划、诺门坎事件的军事部署以及希特勒准备在1941年6月份进攻苏联、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谈判等重要情报都是他及时发到了莫斯科。 德军进攻苏联后,苏联情报机关指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日本会不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于是,他在10月上旬的一天,又来到德国驻日使馆找奥特。一见面,平常有说有笑的奥特,今天却显得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佐尔格便问道:"大使先生,好久不见了,今天您的气色可不太好,怎么了?" 奥特无精打采地摇摇头:"一言难尽。佐尔格先生,您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想请教您。"说着顺手关上门并上了锁。 "您知道,"奥特转过身就说,"柏林天天着急询问,为什么日本政府还不发动对苏战争。而日本的近卫内阁又总是推三推四,哼哼哈哈,鬼知道他们是怎么打算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对他们解释立即加入对苏作战的必要性,向有关人士晓以利害,可是这帮笨蛋就是不开窍。现在,柏林却对我感到不满,甚至打算召我回国。听说还要把我派到前线,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佐尔格先生,您帮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日本政府积极采取行动?" 佐尔格见今天的谈话,这么容易就进入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主题,心里着实高兴。但表面上却耸耸肩,表现出了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奥特先生,我很同情您,体会得出您现在的处境。真的,跟一群傻瓜打交道,再聪明的人有时也会毫无办法的。不过,据我观察,日本人的逆反心理很重,这大概跟他们不愿甘居人下、受人歧视的民族性格有关。你说行的,他们往往说不,你说不的,他们却偏要证明行。因此,最聪明的办法是不要去催促日本政府对苏开战,而是相反,尽量在这个问题上淡漠他们,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到奥特若有所思,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刚才这番话上,佐尔格不动声色,似乎是很随便地问了一句:"不过,您得先能肯定日本政府不打算对苏作战……" 说着,他从桌上的烟盒中拿起一支香烟点燃,吸了一口,慢慢吐出一缕烟雾。佐尔格的眼睛端详着手中的香烟,像是漫不经心地在研究香烟上的标牌,而实际上是等待着奥特的下语。 奥特果然顺嘴说:"这勿需怀疑,据可靠消息,日本政府打算再维持一段时间中立,至少1942年秋季之前不会对苏开战……" "日本近期内不会对苏联采取行动。"这一消息对于苏联来说,简直是太具有重大意义了!就好比从天上空投给兵员几近枯竭的苏军最高统帅部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师的兵力。而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往往有几个师,甚至几个营的主力军的注入,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想到这里,佐尔格觉得应迅速将这一情况告诉莫斯科,于是装着忽然想起什么,忙着看表,说:"差点忘了,我是顺路来看您的。一会儿还有个记者招待会,发布有关日本金融和资源的消息,我得去参加,告辞了。" 佐尔格出来,驱车直奔存放电台的秘密地点。 很快,在发报员灵巧的手指下,一条对日后的战争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情报,从东京飞到了莫斯科: 第四部分 第32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5) "1941年9月15日以后,可以认为苏联远东地区不会受到来自日本的进攻威胁。拉姆扎。" "拉姆扎"是佐尔格谍报小组的代号。而这条消息也竟然成了这个小组发出的最后一份情报。几天之后,拉姆扎小组的成员相继被捕,佐尔格也未能幸免于难。 斯大林看到这份情报时,还不知道佐尔格已经出事了。他马上给总参谋长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打电话:"沙波什尼科夫同志,我刚刚得到一份'蜗牛'在东京的情报人员发来的情报,据说日本人不会在1942年秋季之前参加对苏作战,这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可以从远东军区调来一些部队,多少满足一下我们的急需了。请您迅速与远东军区联系,让他们抽调若干个师,做好出发准备,最高统帅部安排特别军用列车负责运送。一切要快,一分钟也不要耽搁,明白吗!" 佐尔格的这份情报,使斯大林下定决心把部署在远东对付日本军队进攻的那些善于冬季作战的部队调入到莫斯科。而这些部队是通过战争史上极为特殊,但却是极为壮观的方式开上前线的。 史无前例的战时大阅兵 1941年11月7日,大雪纷飞。这一天,苏联军民创造了一个冬天的神话。这个神话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莫斯科红场。 上午8点整,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在这里举行。参加阅兵式的坦克、大炮、汽车和每一个苏联军人的双肩和后背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在即将来临的殊死搏斗时刻举行这次阅兵的特殊意义,所有的人都屏声静气倾听着斯大林在列宁墓上用沙哑的声音,向每一名苏军将士所发出的号召:"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你们,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身上。你们还要辜负这一崇高使命?!让伟大的列宁胜利的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 接受检阅的苏军将士开始通过红场,他们将直接从这里奔赴战场。 "阅兵"这个词,来自拉丁文"paro",原意就是:我准备着!这是军队的一种礼仪。一般是在正式节日、具有全国性意义的纪念日,或者是在大规模军事演习结束后举行。"阅兵"这一军队的礼仪的历史非常久了。早在古代埃及、古代波斯、古代罗马时,就经常有阅兵式。比如,古罗马时期,军队远征回来,都要举行阅兵式,庆祝凯旋归来。古罗马时的阅兵式由元老院走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戴桂冠、持权杖和桂枝、坐在战车里的军队统帅,周围是乐手和歌手相伴。再后面,就是全副武装、带着战利品和押着战俘的将士了。 到了18世纪,阅兵式更为盛行。苏联军队最早的阅兵式是1918年5月1日在莫斯科霍登广场举行的。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苏联每年定期举行阅兵式,以展现国家军队的风貌和战斗力。 然而,在战争年代举行大阅兵,并且参加阅兵的部队直接开上战场,不仅在苏联历史,即使是在世界阅兵史上,也是第一次。 在敌人兵临城下之时,进行大阅兵的主意是斯大林想出来的。 11月7日,是苏联的国庆日。按照传统,苏联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集会和庆祝活动。然而,苏联还从来没有在敌人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举行过大阅兵。当时德军的飞机经常对莫斯科进行空袭!为了安全,应该取消阅兵式。可是,如果在敌人的威胁下取消庆祝活动,无疑是对苏联军民士气的一大打击。 斯大林决定召集专门会议,就是否举行纪念十月革命庆祝活动及阅兵式进行商议。 斯大林还是像以往那样,坐在长桌的一端,把自己想在国庆日这天照例举行大阅兵的想法提了出来。当时,会场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感觉在这种条件下举行大阅兵太难了。 斯大林见大家没有发表意见,表情显得并不在意,吸了口烟斗,再把烟从鼻孔喷了出来,形成两条长长的椎形烟棍,然后用烟嘴习惯地压了压自己的胡须,扫了一眼满屋的元帅和将军,最后把目光停在了朱可夫身上。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第四部分 第33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6) "朱可夫同志,如果我们在今年的十月革命节,除了开庆祝大会外,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么样?前线的形势允许我们搞这些活动吗?" 斯大林的话音刚落,长桌两旁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朱可夫脸上。因为,他是负责直接保卫首都的总指挥。 朱可夫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望着斯大林一双期待的眼睛,知道自己的回答所蕴含的分量,现在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事关重大。 他肯定了最高统帅的想法,坚定地回答: "我认为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据我们的观察,敌人正在全线构筑防御阵地,并且由于前一阶段的作战中兵力损失较大,因此,目前正处于调整补充兵力的阶段。可以说,敌人在最近几天内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说到这儿,朱可夫卡了一下,似乎要说什么。斯大林抓住这个空当,急迫地问:"那么,敌人的空袭呢?如果敌人空袭,怎么办?" 空袭,阅兵式的空中安全,这是所有人最提心吊胆的事情,也是大家沉默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德国空军不是由斯大林指挥的,德国飞机不是你不想让它来,它就不来那样简单。这个绝对的废话后面,就是一个真实的、无法回避的难题:阅兵式的空中安全!!! 朱可夫显然对斯大林提的这个问题事先就考虑到了。他没有任何犹豫地回答: "加强对空防御,增大高射炮的密度。同时还需要把歼击航空兵从友邻方面军调到莫斯科来,阻止敌机窜入莫斯科上空。" 斯大林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接着又问:"你有把握让那天我们的莫斯科上空保持静空状态,德国人的飞机一架也飞不进来吗?" 朱可夫把拳头握起来,肯定地说:"斯大林同志,我向您、向全体苏联人民保证,一周之内,敌人的飞机不会飞到我们首都的上空!" 斯大林的目光从朱可夫,移到了所有与会的人员的身上,他放下手里的烟斗说:"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最后,斯大林站起身来,坚定地说: 既然大家都赞成,就像往常一样照例举行阅兵式!并且今年的阅兵式意义极其重大。它将表明英勇的苏联红军是打不垮的,它将向全世界宣布德国人永远进入不了莫斯科! 11月7日清晨,天空乱云低垂,雪花飘舞。在初冬白茫茫的雾气中,莫斯科的公民们观看了独特的阅兵式。 此时,德军就在首都几十公里之外。然而,就是在这敌人兵临城下的莫斯科,斯大林又一次采取了果敢而又不乏想像力的行动,照常在克里姆林宫外的红场举行阅兵式。 克里姆林宫(Kremlin)最早建于1156年,名字来自于蒙古语"ХэRэm"即墙之意。苏联成立后,苏联党和政府机关在此办公。 红场(RedSquare)是莫斯科的中心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的东面,自15世纪末克里姆林宫城墙竣工后,红场长期是俄国或苏联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心。 整个红场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大约有73000平方米。广场与克里姆林宫间有一道护城河。红场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南侧是有8个塔楼的瓦西里大教堂,东侧是百货公司大楼,西侧则是用黑色花岗石砌起来的雄壮而朴素的列宁墓。 大阅兵那天,莫斯科下起了大雪。大片大片雪花绵绵不断地落在雄伟壮观的红场上,落在周围一切的物体上——受阅的军人、参加游行的居民和武器装备、建筑物上…… 8时整,斯大林与政府高级成员登上了列宁墓。 阅兵总指挥、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传奇般的骑兵英雄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骑着高头大马,在卫队护卫下,走出教堂塔楼大门,在最前面的一列检阅方队面前勒住了马缰。 这时,莫斯科防御区司令帕维尔·阿尔捷米耶夫中将骑马来到了他的面前,举手行礼报告:"受阅部队整队完毕,请检阅!" 布琼尼还礼之后,骑马检阅受阅部队。 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英姿挺拔,纷飞的雪花落在他们的身上,凛冽的寒风扑打在他们脸上,他们依然纹丝不动。只有在检阅官向他们问候时,他们才不约而同地喊道:"为苏联服务!" 第四部分 第34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7) 检阅完毕,布琼尼骑马驰向列宁墓,向最高统帅报告。斯大林接受报告后,从衣袋中拿出一份讲稿,用他特有的、带有浓重的格鲁吉亚低沉口音向所有检阅参加者发表阅兵演说: 同志们!今天我们是在严重的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德国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在斯大林发表讲话时,远处,炮声隆隆;天空,苏联的巡逻机从头上飞过。 斯大林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官兵。苏军将士热血沸腾,高喊着:"为了列宁!为了斯大林!为了自由与独立的国家!"披着雪花,走过红场,直接开赴前线,与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去进行更加艰苦,更加残酷的战斗。 从红场直接开上战场的苏军部队开始在每一寸的土地上同德军拼死作战,常常战斗到整营、整团不剩一个人为止,使德军每前进半步都必须付出无数血的代价。 德军的11月攻势发起后,战斗更加残酷了。在克林地区,德军集中了300多辆坦克,在炮兵和俯冲轰炸机的有力掩护下,猛烈冲击只有几十辆坦克的第16集团军的战斗队形。战斗从16号开始,一直进行到20号,德军却始终没能在第16集团军第316师守卫的阵地获得突破。英勇的316师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红旗勋章,第二天,这个师又被命名为近卫第8师,到了第三天,这个师的师长在战斗中牺牲了。 西方面军中的第16集团军的第107师还剩下大约300人,坦克第58师已经没有了坦克,坦克第25旅中还有12辆坦克。这个集团军伤亡太大了,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少将请求后撤。但是,朱可夫不同意。罗科索夫斯基急了,于是,越过朱可夫直接给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打电话,请求后撤。沙波什尼科夫也同意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请求。然而,朱可夫闻知非常生气。他给罗科索夫斯基发了一封简短的电报,措词严厉:"负责指挥方面军各部队的是我!我不准你们撤退一步!" 罗科索夫斯基服从了这个在人们看来无法做到的命令,因为在他的身后,是通往莫斯科的最后一段公路。 就在这天晚上,罗科索夫斯基接到了斯大林打来的电话。 "您很困难吧?"斯大林在电话中只是这样问道。 罗科索夫斯基感到了信任,他回答说:"是的,斯大林同志,非常困难,非常……" 斯大林沉默了一下之后,说:"我理解,请您再坚持一下,我们会帮助您的。"通话到此结束。 第二天清晨,罗科索夫斯基得到了增援:1个"卡秋莎"炮兵团、4个反坦克连、3个坦克营和由2000名莫斯科人组成的战斗部队。 距离莫斯科西北27公里有一个名叫红波利亚纳的地方,今天它已改名为梅季希。从这里出发,坦克最多一个小时便能抵达莫斯科城。12月3日,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攻占了红波利亚纳。 博克元帅及时赶到了这里,当这位德军前线总指挥登上一座塔楼,将望远镜举到眼前的时候,他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因为他已经在望远镜中清楚地看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尖顶上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然而,这里是这位德国陆军元帅今生今世所能到过的距莫斯科最近的距离,也是德军最后一次看到莫斯科。 历史总会出现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1812年,拿破仑统率着浩浩荡荡的法兰西大军横扫欧洲,但在莫斯科城下却大败而归。据说,那是上帝拯救了俄罗斯,因为就在拿破仑胜利在望时,严寒突然降临。1941年的冬天,上帝又一次站到了俄罗斯人的一边。 第四部分 第35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8) 德军对莫斯科发动的新的进攻和最寒冷的天气几乎是同时到来的。 11月13日,莫斯科地区的气温降到零下8度;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使气温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骤然下降至零下40度。莫斯科会战中在冰天雪地中的德军官兵 地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层,德军的机械化部队终于又可以重新开动了。但是,把坦克从泥泞中解救出来的严寒,却又开始无情地摧残那些还身穿夏季军服的士兵。数以千计的德国士兵冻成残废,染上了使人寒颤不止、全身无力的疟疾。越来越多的冻伤的德国官兵倒在雪地中,歇斯底里地呜咽着:"我再也挨不下去了!我实在挨不下去了!"寒冷的天气使大炮上的瞄准镜也失去了作用,燃料常常被冻结,坦克的汽油也冻成了黏糊状,必须通过火烤之后才能发动。 那么,德国人为什么这样傻,大冷天的不装备棉衣? 其实,这不是德国人傻,而是德国人太狂了。如果希特勒不那样狂妄,德国士兵不会这样遭罪的。 早在9月29日,在"台风"战役即将发起前夕,德军陆军总部根据情报部长和气象部长提供的资料,认为莫斯科地区入冬前可能连降大雨,使冬天提前到来。因而,他们向希特勒建议应抓紧时间,突击生产300万套防寒棉衣。 希特勒听完他们的建议后,哈哈大笑地说:"我相信,冯·博克元帅的士兵很快就要行进在俄国首都的大街上了。" 然而,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德军不但没有行进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反而却在莫斯科郊外的掩壕中瑟瑟发抖。一批又一批的官兵冻倒在雪地里。 眼瞅着莫斯科已是指日可下,更确切地说,莫斯科现在已处在德军火炮的射程之内,严寒却紧紧地卡住德军在各地的攻势。 而在此时,身披白色滑雪衫的苏军新的预备队却源源不断地开进莫斯科城下,接替损失惨重并且疲惫不堪的苏军兵团和部队。他们个个穿得暖暖的,足以御寒;他们的机枪披着枪套,以防止寒流的侵袭;他们的武器加上冬季润滑油,使用灵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大量威力强大的T-34型坦克群的支援。这种T-34型坦克正是为这种严寒条件下作战而特地设计制造的。 这时,博克元帅终于明白,他的部队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此时气温已降至零下40℃,他的部队冻死冻伤过半,没有燃料和弹药,坦克差不多都动弹不了,从北面攻占莫斯科的企图已无法实现。面对这种困境,博克元帅打电话给弗朗茨·哈尔德上将说:"我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上帝加入了俄国国籍,我请示立即撤退!" 严寒大大削弱了德军的士气。而此时,一位少女的牺牲,却更加激发了莫斯科军民的斗志。 一位少女牺牲带来的力量 对于苏联军民来说,莫斯科会战除了正规军的正面战场外,还有敌后战场。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敌后这个被称之为第二战场的地方,展开着武装斗争,其激烈和顽强的程度却是空前的。德国侵略者把手伸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战场。在莫斯科会战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与敌人英勇战斗的优秀儿女,卓娅·柯斯莫吉明扬斯卡雅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卓娅生于1923年9月13日。她的父亲名叫阿纳托利·彼得洛维奇,是村里的图书馆管理员;母亲柳鲍娃·彼得洛夫娜在小学当老师。卓娅还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叫舒拉。一家四口人和睦地生活着。 卓娅和爸爸的感情最好。她常常追着爸爸问这问那,爸爸有空的时候,也给卓娅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一次,爸爸教卓娅游泳。当爸爸拉着卓娅离开了河岸,忽然把她放开了。卓娅一下子沉下去,呛了一口水,冒上来,又沉了下去。妈妈在河岸上看着吓得要命。可卓娅很沉着,一声也没叫,爸爸把卓娅托上了岸,妈妈给她擦着身上的水,问她:"害怕吗?"卓娅小声地说:"害怕。"爸爸又开玩笑地问她:"还去游泳吗?"卓娅说:"还去!"爸爸高兴地说:"好样的!再学两回就会了。" 从这件事卓娅学会了勇敢与坚强! 第四部分 第36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9) 1931年9月1日,卓娅都8岁了,在莫斯科上了小学。卓娅在学习上非常认真努力,成绩也不错。在这个时候,卓娅开始有了英雄崇拜意识。 卓娅一家每月一项重要开支是买书。在卓娅的床头有一个书架,每个月父母领到工资以后,一家人就到书店去买新书。当书架上又摆上新书的日子,就好像一个节日。他们一家人常轮流着读那些新买来的书。 有一次,她买到了一本名叫《国内战争中的女性》的书,看到书中介绍了十月革命时期一位名叫丹娘·索罗玛哈的女英雄。这位女英雄中学毕业后做了教师,后来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和赤卫军。被敌人抓住后,不管遭受怎样的严刑拷打,就是不暴露党的秘密,最后,不幸牺牲了。临死时,她对敌人说:"你们可以打死我,可是苏维埃并没死,苏维埃还活着哪。他们一定回来的!" 卓娅读完丹娘的事迹,两眼饱含泪水对妈妈说:"妈妈,我也会做丹娘似的英雄!" 苏德战争爆发后,战争改变了一切。苏联人民全力投入了保卫祖国的战斗。这时,卓娅的父亲已经去世,卓娅和妈妈也参加支前工作。后来,卓娅又参加了护士班的培训。 一天,卓娅深夜回到家,兴奋地拥抱了妈妈,激动地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大秘密:我要上前线了,到敌人后方去。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也不要告诉舒拉,你就说我到外祖父家里去了。" 原来,卓娅向青年团市委递交了上前线的志愿书。莫斯科团市委书记亲自与卓娅谈了话。他详细询问了卓娅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还问她身体怎么样、懂哪些语言、苏联青年参加游击队 会不会使用步枪、会不会使用罗盘辨别方向。当团市委书记了解到卓娅懂得德语,会使用步枪和罗盘时非常高兴,继续问她会不会从跳板上跳到水里,敢不敢从飞机上跳伞,愿不愿意上前线。当卓娅一一作了非常肯定的回答以后,团市委书记又郑重地说:"这可不是纸上谈兵,你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吗?……我再问你,上次空袭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卓娅回答说:"我在房顶上站岗,我不怕警报,不怕空袭,什么都不怕!" 两天以后,团市委书记告诉卓娅说:"我们决定派你到敌人后方去。" 明天,卓娅就要出发了。妈妈不放心还是个孩子的女儿,躺下后又起来,想为孩子再整理一下行装。当她无意识看到孩子的日记本时,见到卓娅记的《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永别了,永别了,记着我吧!" 1941年10月31日一大早儿,卓娅和她的伙伴们出发了。一路上,她们看到公路两旁,无数的妇女和青少年在忙着修筑工事。 下午6点钟,卓娅她们到达了部队驻地,开始了紧张的战斗准备。她们在树林里学习怎样使用手枪,练习射击,学习使用指南针,还学习爆破。卓娅还被选为班长。 过了几天,卓娅第一个走进斯普罗斯基少校的办公室。少校要和每一个人谈话。他问道:"你们就要投入血与火的战斗,很可能要流血甚至牺牲,你们害怕吗?如果犹豫的话,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以后就晚了。"卓娅回答得很坚决。 11月4日,卓娅她们投入了战斗,任务是在公路上埋地雷。她们立下誓言,无论生还是死,都要做名英雄,随时准备为祖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卓娅与克拉娃被派去侦察。刚走不远,她们就碰到两辆摩托车飞快地驶过,赶紧隐蔽起来。她俩约好,万一被发现,宁可牺牲也不能被活活捉去。一路上还比较顺利,她们沿着公路爬行了3公里,没发现什么情况。于是,开始埋地雷了,男孩子两人一组埋,4个女孩子担任警戒。地雷还没埋完,就听到敌人的汽车马达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大家赶紧钻进树林,隐蔽好。不一会儿就听到公路上的爆炸声接连不断,喊叫声和枪声响成一片。 第一次战斗取得了胜利,大家都很高兴。这一天正好是11月7日。 这一天,卓娅她们又要执行任务,她们勇敢地潜进敌人占领的彼得里斜沃村,把德寇的住房和马厩烧了。她完成任务回来激动地说:"参加战斗这么久日子,今天才感觉真正为战争做了一点事。" 第四部分 第37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10) 卓娅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多,她再一次请求队长派她去彼得里斜沃村。然而,这一次,卓娅没有再回来。 那天晚上,卓娅又一次潜进彼得里斜沃村,准备点燃拴有200多匹马的马厩。她小心地从背囊里掏出汽油瓶子,把汽油洒在敌人的马厩上,掏出火柴,刚要划火点燃时,一个德国兵发现了她。德国兵从身后将卓娅反扣住,卓娅拼命反抗,迅速掏出手枪。卓娅没有来得及扣动扳机,德国兵把她的枪打掉在地,鸣起了警笛。抓住卓娅的是德国陆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的官兵。 卓娅被带进审讯室,德军中校留得列尔亲自审讯。 "你叫什么名字?"德军问。 "我叫丹娘!"卓娅想起小时候读的书中的英雄,她要实践自己的诺言,也当丹娘似的英雄。 德国法西斯逼迫卓娅交出同伙,并问是谁派她来的。卓娅什么都没说。敌人用皮鞭狠狠抽打卓娅,把卓娅的衣服剥掉,让她赤着脚在雪地里走。 4个德国军人拷打审讯了两个多小时,还是一无所获。 晚上,卓娅被押到一个叫库里克的村民家里,在这里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一个夜晚。 这时,卓娅口渴得厉害,房东库里克想喂卓娅一口水喝。德国兵挡住了库里克,端起桌子上的煤油灯要给卓娅煤油喝。库里克一再求情,最后才让卓娅喝了两大杯水。 下半夜,一群德国兵将卓娅围住,扒去她的衣服,折磨卓娅。他们用燃烧的火柴烧她的下巴,用锯刺她的背。每隔一个小时,就把卓娅赶到屋子外面,用刺刀顶着她的后背,让她在雪地里来回走。最后,还对卓娅进行了性污辱。 1941年11月29日早晨,寒风刺骨。遍体鳞伤的卓娅被德军带到了绞刑架,她的胸前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纵火犯"三个字,一个汽油瓶子也挂在她的胸前。 卓娅被几个德军抱着放在木箱上,将绳套套在她的脖子上。一个德国军官打开柯达照相机准备拍照。村里的老百姓被赶到刑场上,但是不少人站了一会儿就走开了,他们不忍心目睹这残酷的行刑场面。 卓娅遍体鳞伤,脸带鲜血,在寒冷的冬日只穿着一件破烂的衣衫,但她昂首挺胸,在生命即将结束以前,向在场的同胞大声说: "同志们!你们为什么看得这样的不快活呢?更勇敢些起来进行战斗吧!打死德国法西斯,烧死他们,毒死他们吧!" 她转过身对站在身旁的德军说: "现在你们把我吊死,但是我并不是孤立无援的,我们有着2万万的人口,你们不能把他们全部吊死的。他们是会替我报仇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这时,刽子手使劲地拉着绳子,绳套紧紧地扣在卓娅的脖子上。 卓娅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即便这样,她仍然使出全身所有的力气,用她那已略微有些沙哑的声音继续高呼: "同志们!告别了!努力奋斗!不要害怕!斯大林和我们在一起!斯大林是一定会来的……" 嘶哑的声音终于随着绞绳的缩紧而断绝了。 那一年,卓娅年仅18岁! 卓娅牺牲后的两个月,也就是1942年1月27日,苏联《真理报》上发表了里多夫写的一篇通讯,报导了一位叫"丹娘"的姑娘被德国鬼子杀害的事件。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个丹娘是谁,包括卓娅的母亲也不知道"丹娘"就是自己的女儿卓娅。后来,苏联政府经过核实,丹娘就是卓娅,并在全国宣传卓娅的事迹。 斯大林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极度震怒了。当德军提出要用苏军俘虏的一个德国将军换取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这位掌握苏联最高权力的父亲,幽默地断然拒绝说:"我不会那样傻,用一个将军去换一个中尉!"现在,听到卓娅的事迹,斯大林再也保持不住平静的心态。他立即签发了一道命令: 苏联红军、红海军、游击队员们绝对不允许接受杀害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的投降。不准接受投降! 一个卓娅倒下去,千万个卓娅站起来。烈士的精神鼓舞了亿万苏联军民:在前线,苏军官兵在英雄事迹的激励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痛击入侵之敌;在后方,无数的青年则在英雄事迹的鼓舞下拿起武器奔向前线,这其中就包括卓娅的弟弟、后来同样成为英雄并为国捐躯的舒拉。 第四部分 第38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11) 1941年12月5日,对于苏军来说,这一天是莫斯科保卫战最关键的一天,而纳粹德军的将领们则把这一天称之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 这一天,隆冬的大雪铺天盖地,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320公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苏军制止住了。更可怕的是,人们在一片银白色的战区里,看到无数被冻僵的德军官兵的尸体。 12月6日,朱可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首先从莫斯科西北发起了反攻,接着在莫斯科前沿北起加里宁,南至叶列茨长达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苏军7个军团和2个骑兵军,共计100个师全线出击。 两天后,德军被迫转入防御,希特勒解除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等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以期防止德军战线出现全面崩溃。 12月13日,莫斯科所有的报纸都在第一版上刊登了为莫斯科作战的苏军将领们的肖像,他们是朱可夫将军、科涅夫将军、布尔加宁将军、罗科索夫斯基将军…… 回 在这些肖像的上方,大字标题排出了苏联最高统帅部关于苏军在莫斯科附近大规模反击的通报。通报中写道:"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部队,在追击敌人坦克第5、第10、第11师、党卫军师和步兵35师的同时,占领了伊斯特拉市。……" 就这样,当新的一年也就是1942年到来的时候,110万苏军将士开始按照斯大林发出的命令:不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停顿地把他们向西驱赶。 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再次接到命令,命令他再次移交出自己的部队,带领自己的参谋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苏希尼奇地区。他的任务是在那里组织起一个新的第16集团军,并把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从德军手里夺回来。 战争以来,这已经是罗科索夫斯基第三次接受指挥新兵团的任务了。 罗科索夫斯基坚决地执行了这个新的命令,当这支新的第16集团军挺进到苏希尼奇时,守卫在这里的德军竟然慑于他的威名弃城而逃。所以,当罗科索夫斯基报告说他已经占领这座城市时,竟无法让方面军司令部相信这个事实。于是罗科索夫斯基干脆报告说,他的司令部已经设在苏希尼奇了。 但也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了,弹片击中了他的脊椎,打穿了肺部。 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首次重大失败。在战斗中德军损失了1300辆坦克、2500门火炮和15000辆汽车,人员伤亡高达50万人,其中10万名德军死伤于莫斯科的严冬。 朱可夫,这位莫斯科战役的苏军司令官,每当回答人们对以往战争中记忆最深的是哪场战役的时候,他总是回答:"莫斯科会战!" 因为,朱可夫将军说:"当时所有通向莫斯科的道路,从本质上说,都是敞开着的。"不过,朱可夫并没有继续告诉人们,究竟是雪,还是英勇的苏军将士,或者是两者共同拯救了这座危城。 【人物简介】 1?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ИοсифΒиссариοнοвичСталин,1879-1953),斯大林俄罗斯国格鲁吉亚族人,出身贫寒,少年时毕业于教会学校,1898年加入共产党,1899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曾先后7次被沙皇政府流放。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俄历比公历相差13天)。5月,斯大林被选为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局委员;1917年7─8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为起义进行组织准备。1917年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党的起义领导机构,由布勃诺夫、捷尔任斯基、斯大林等5人组成,同时规定,党的军事革命总部成员即为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成员,为起义做好了军事准备。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担任民族事务委员会人民委员(相当于部长)、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委员、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南方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方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南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担任北高加索军事委员会主席,领导了察里津防御作战。他通过迅速果断的步骤整顿软弱无力的军事指挥机关;将分散的游击队伍和赤卫军编成正规的师、旅、团部队,建立以伏罗希洛夫为首的第10集团军,作为防御的主力;巧妙地采用了步兵、骑兵与炮兵、铁甲列车和伏尔加河军舰的协同作战等措施,巩固了城市防御,最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然而,在整顿各行各业的机构中,也错杀了很多人。并且这一错误后来没有得到纠正,导致20世纪30年代肃反扩大化的悲剧。 第四部分 第39节:莫斯科会战--用血肉与忠诚铸成的盾牌(12) 列宁去世后,他担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建立了"斯大林模式",即政治和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就是斯大林一人说了算;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本国力量,用新技术,改造国民经济。 30年代,其领导下的苏联发展得很好。伴随着成就,他个人性格的负面因素,开始越来越主导其政治行为。突出表现在听不得不同意见,民主作风差,并且将向自己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反党,加以镇压。这个恶果最终发展到了"大清洗"。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领导国家所有部门投入到卫国战争中。1941年7月10日,担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主席;7月19日,担任国防人民委员;8月8日,担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领导的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军事行动,规定方面军和舰队的战略战役任务,制定战局和战略性战役计划,组织武装力量战略集团、战役军团和游击队之间的协同,分配预备队和物资,领导战争经验的总结工作。战争期间他发表的各种报告、命令和训令,对动员苏联军民抗击法西斯侵略,发展苏联军事学术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担任苏联党政军的最高领导职务。1953年3月5日,其因病去世,葬于莫斯科红场。 2?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1945),出身于奥地利一海关职员家庭,希特勒 少年时生活在维也纳贫民窟里,打过短工,在铁路行李房扛过行李,在街头给他人画过像,也扫过雪。生活的困境使他接触社会上的政治党派,最使其感兴趣的是格奥尔格·舒纳勒建立的泛日耳曼民族党,这个党主张强烈的民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反社会主义、建立一个大德志志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上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申请参加德军作战,任下士。4年战争期间作战勇敢,先后在索姆河战役和伊普莱斯战役中负伤,并获得一、二级铁十字勋章各一枚。德国战败后,他认为,德国是被犹太人、社会主义运动和那些流氓恶棍出卖了,进而决心投身于政治。 1919年,参加德国工人党,并被选为七人中央委员会成员之一。1920年,任党的宣传部长,推出了《二十五点纲领》,把建立大德意志帝国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同时,将党名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担任了纳粹党的领袖,并成立了纳粹党的武装组织——冲锋队,其亲自设计了党旗和党徽。黑色的"卍"是党徽,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使命。党旗是红白色,红色象征纳粹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1923年11月8日晚,他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啤酒馆发动暴动,扣押当地军政高级官员,冲击政府和议会部门。暴动失败后,被关进兰茨贝格监狱,不久被判刑5年。狱中写了一部名为《四年半来与谎言、愚蠢和怯懦斗争的情况》的自传,即《我的奋斗》。该书全面反映了其反犹、反共、种族灭绝主义的扩张政治理念。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他领导的党利用德国社会的动荡和经济陷入低谷的机会,参加德国大选,获得了13,745,000张选票和230个议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1933年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1934年6月,他处死冲锋队头目罗姆以讨好军队;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后,他立即将总统职务与总理职务合二为一,掌握了德国党政军所有大权,建立起了第三帝国。 由于在他的领导下,德国经济很快得以复苏,失业减少到最低限度,因而有90%以上的德国公民接受了他的独裁统治。此后,德国开始扩军备战,重新占领了莱茵兰非军事区;1935年,与意大利建立罗马-柏林轴心;次年,与意大利签定反共产协定;1936年,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经过6年扩张准备,他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他指挥德军先后进攻西欧各国、英国和苏联及东欧国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对美国宣战。他统治期间,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在欧洲各地设立许多集中营,仅犹太人就被其屠杀了600余万。 1942年秋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转折性变化,德军内部出现反希特勒的组织,并于1944年刺杀希特勒(未遂)。在战争后期,希特勒用纳粹官员充任军事要职,严禁军队投降,下令大规模地破坏占领区和本土的一切物资。1945年4月30日,当苏军攻入柏林后,他口授遗嘱,与新婚妻子自尽。 3?博克 费多尔·冯·博克(FedorvonBock,1881-1945),出身于军人贵族家庭,从曾祖开始到父辈都是军人,博克母亲也出自德国佩剑贵族家庭。1899年从军校毕业,授少尉军衔,任副官。1912年从参谋学院进修后,入德国参谋本部任职。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业绩突出,被授予德国最高战争勋章。战争结束后,担任师参谋长、柏林军区参谋长、营长、团长等职。1929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31年晋升中将军衔,任军区司令。希特勒执政后,博克积极参预扩军工作,任第3集团军司令。1938年,率部占领了奥地利,旋而任第1集团军司令。 1939年9月1日,他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率两个集团军攻入波兰,占领波兰全境,被授予骑士勋章。1939年10月,他被调任B集团军群司令,准备发动对西欧的作战。西线作战开始后,他率集团军群突破英法联军在马斯河的防线,配合A集团军群攻入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等国。因其在西线战功卓著,被授予元帅军衔。 1941年6月22日,他指挥中央集团军群由东普鲁士的苏瓦乌基地域和波兰的华沙地域向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明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尔后在斯摩棱斯克方向发展进攻。9月末,该集团军群在占领整个白俄罗斯地区后,向莫斯科发动了进攻。12月初,德军攻入莫斯科城外,终因苏军顽强抵抗和天气原因,无法继续进攻,在苏军反攻下,被迫后撤。希特勒因其在莫斯科战役中作战不力而将其撤职。1942年1月,重新复职,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苏联战场南线的哈尔科夫大败苏军元帅铁木辛格。同年7月,南方集团军群改组,他任B集团军群司令。不久,因在作战问题上与希特勒发生严重分歧而再次被解职,从此再也没有被起用。1945年5月5日,与家人外出途中遭遇盟军轰炸而死。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